第756章 智障和睿智(第2/3頁)

別提那些吏和師爺一類的,人家根本就不在正規編制之內,玩的也是編制之外的規則,更多的時候還是在利用規則漏洞在撈銀子。

換言之,把這些人拉出來司法獨立,誰敢放心?是皇帝敢放心?還是大臣們放心?還是老百姓放心?

把他們這些人收編一部分精英,扔進都察院,讓他們去巡視抽查各地的卷宗,看看有沒有人從中弄鬼才是最正確的玩法——前提是有廠衛監督,否則的話,這些人跟地方上再沆瀣一氣,搞不好真就該弄得民怨沸騰了。

這麽幹的好處很明顯,皇權不下鄉的問題以後就再也不是問題了。

當所有的百姓都知道有了問題應該先去找衙門告狀,宗法族規這些東西就會慢慢的被迫修改成跟大明律一樣,否則的話就會引起族人的不滿,從而解決皇權不下鄉的問題。

而且對於法家來說,通過這樣的一條道路來實際自己學說的理念,也未嘗不是一條路——通過朝堂的方法明顯不太現實,哪怕是崇禎皇帝已經不斷的在拉偏架,朝堂上面依舊是儒家占據了主流,不同的是現在的儒家更多的已經開始傾向於公羊儒。

沉吟了半晌之後,崇禎皇帝才開口道:“朕還有一個打算。現在刑部、大理寺還有都察院,各地的都察禦史,提刑按察使司,職權重疊又各行其事又互相推諉,朕有意將民間各種案件的偵察、審判之權獨立到大理寺,盧愛卿以為如何?”

盧象升感覺自己早晚得步上溫體仁的後塵。

就算這事兒主要是吏部和大理寺還有都察院那些人去頭疼,自己該操的心也一樣都不會少,早晚累到猝死。

對於崇禎皇帝的意思,盧象升已經大概理解了,也清楚這其中的好處,但是這種事兒想要折騰出一個結果來,估計又得一年兩年,甚至於需要更多的時間。

首先就是民間的問題,朝堂之上,包括地方的官府其實都不用考慮。

除了操心人選的吏部之外,剩下的大理寺和都察院包括刑部都會舉著雙手鼓掌叫好——錦衣衛和東西廠這三家不幹人事兒,搶了多少原本應該該歸刑部和大理寺管的事兒?

地方上的巡查禦史和按察使司也會拍著手叫好,因為沒有誰會嫌自己手裏的權力更大一些。

甚至於從布政使司到最下面的縣令都會拍著手叫好——終於少了一堆讓人頭疼的問題!

而民間不同,突然之間的改變會不會讓民間無所適從?而往常那些高高在上的宗長族老們會不會輕易接受?

第二個問題就涉及到另外一個方面了——人手的問題。

比如按察使司獨立出來,成為審判機構,那麽偵察機構由誰來負責?還是由原本的縣衙和府衙來負責?

一應的證據都是縣衙府衙來提供,那跟之前直接由縣衙府衙來處理案件的區別又有多大?

如果再給按察使司配備偵緝人手和捕快,那費用又該如何支出?這些亂七八糟的問題只要想一想就會頭疼!

聽完盧象升的擔憂之後,崇禎皇帝便呵呵笑道:“那就將各地的縣尉和相應的上級衙門也獨立出來吧,劃歸刑部直接管轄,以後各地衙門可以過問,但是沒有管理權。”

這樣兒不就妥了麽?

該歸哪個部門的歸哪個部門,該由誰來負責的還是由誰來負責,以後內閣更多的類似於國務院一般的存在,刑部變成類似於安全部的存在,各地的按擦使司類似於省廳等機構,這樣兒不就完美了麽?

至於以後再怎麽拆分各部,再怎麽折騰,那就是以後的事兒了——路得一步步走,飯得一口口吃,想要一口吃成個胖子的,基本都是扯蛋。

安排完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之後,崇禎皇帝才算是松了一口氣。

司法獨立早就在自己的規劃之中,但是足足拖了二十年才將之提出來,不得不說是夠慢的了——懟死建奴才用了幾年?打下這偌大的疆土才用了幾年?

……

遠在蓬萊的朱慈燝和朱慈烺顯然不知道崇禎皇帝正在糾結,因為兄弟兩個現在也在糾結不已。

望著眼前的沙漠,愣了半天之後朱慈燝才道:“咋整?現在前面都他娘的成了沙漠,咱們想要穿過去,只怕不是那麽容易的吧?”

朱慈烺皺眉道:“想要直接穿過去明顯不現實,咱們現在根本就不知道那片沙漠有多大,萬一再迷路了,可就真的栽了。”

眼睛一亮,朱慈烺道:“飛球!咱們把飛球放出去,飛球的速度比咱們趕路的速度可快多了,而且遠遠的就能看到沙漠的邊緣,可以先讓飛球試試!”

朱慈燝點了點頭,沉吟道:“那也行。不過時間得定好,飛球上面就能帶那麽點兒的水和飯食,再加上燃料和人手,估計也支撐不了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