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0章 做啥夢呢!

崇禎皇帝剛剛回到京中,還沒有好好休息幾天,更沒有來得及好好琢磨一下混凝土的事情,就先接到了薛鳳翔的告老辭呈。

薛鳳翔是真不打算再幹下去了——前幾年的時候就已經被小妾帶了頂帽子,雖然那小妾和奸夫都被喂了狗,向來無孔不入的廠衛當時也選擇了暫時性失明,但是薛鳳翔的心裏依舊不太好受。

再加上如今已經八十多歲了,再幹下去,估計就只能老死任上了,也就順勢選擇了激流勇退——攤上這樣兒的皇帝,只有告老還鄉才能多活幾年啊!

崇禎皇帝批準了薛鳳翔的奏章。

其實可以預見的是,施鳳來和薛鳳翔的告老只是一個開頭而已,後面還會有源源不斷的朝堂大佬們選擇告老還鄉。

畢竟都六七十歲的年紀了,有的人還是萬歷年間的臣子,到了自己這一代,已經可以算得上是四朝元老了。

雖然自己那個便宜爹只當了二十九天的皇帝,但是人家也是有廟號謚號年號,自然也算得上是一朝天子。

能給人善終的,還是給了吧。

崇禎皇帝心中一邊感嘆著自己的善良與寬厚,一面合計著該讓誰來代替房壯麗——薛鳳翔告老之後,工部得有人頂上。

現在房壯麗還能硬撐著,但是房壯麗現在這把年紀再操心吏部,其實也不太合適了,過段時間估計也該致仕了。

到時候朝堂上面就會面臨著一大堆的空缺出來,尤其是頂層的那一部分位置。

從常理來說,各部尚書致仕,自然有各部侍郎往上頂,接著再一步步的提供上來,新上任的大佬再燒上一把火,把跟自己不對付的派系清理一下,最終空出來大量的中間和底層的位置。

這是正常的操作流程,但是卻不適用於崇禎十四年的情況。

原因很簡單,崇禎元年以前,京城之中有的是等著補缺的官員,各部裏面行走學習的預備官員也有一大批,隨時都可以用來被缺。

但是自打崇禎元年以後,隨著崇禎皇帝大殺特殺還有不斷的開疆擴土,不僅是京城等著補缺的官員大量外放,就連各部裏面行走學習的官員們都被大量外放。

到了崇禎六年的時候,有些基層的官員,比如縣令,幹脆就是從積年縣丞主薄一類的老吏之中選拔了。

因為就算是崇禎皇帝玩了命的開恩科,選出來的進士們也需要經過在內閣和諸部裏面行走學習一段時間之後才可以外放,搞的官員的數量始終處於一個很緊張的狀態。

想了半天也沒有想出來什麽好辦法的崇禎皇帝幹脆不想了,命人把溫體仁等大佬再一次召進了宮中。

望著溫體仁和郭允厚還有房壯麗、薛鳳翔等人或者花白,或者全白了的頭發,崇禎皇帝也是忍不住心中一酸。

就是眼前這些閹黨啊,這些原本應該在史書上被人唾罵,應該遺臭萬年的老臣,陪著自己生生的撐起了大明的危局,生生的撐過了十三年,將原本已經危如累卵的局勢給穩了下來。

或許沒有他們,自己也一樣能撐的過來,但是絕不可能撐的像現在這樣兒輕松——更大的可能是把大明徹底打爛,然後重新來過。

事實上,後世所有叫囂著應該把大明的局面徹底打爛再重新洗牌的人,包括沒穿越之前的崇禎皇帝自己,都只是想想而已。

打爛局面很容易,開創出新的局面,靠著自己超前幾百年的見識或許也很容易,但是真正苦了的是誰呢?

崇禎皇帝始終是個皇帝,哪怕是行軍打仗,也苦不到哪兒去,其他的高官還有豪商士紳們大致也是如此。

苦了的只有底層的百姓,死傷最大的也是他們,而不是軍隊。

這也是為什麽崇禎皇帝選擇了大殺特殺之後慢慢改變的原因,而不是選擇了最爽的打爛重來。

忘記蘇聯的人沒良心,想要讓蘇聯重生的人沒腦子——大明也是一樣,嘴裏喊著打爛重來,簡單粗暴解決問題的人,要麽是些衣食無憂,沒見識過百姓窮苦的人,要麽就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絕望之下喊出來的口號。

等到溫體仁等人進宮落座之後,崇禎皇帝便直接將目光投向了薛鳳翔:“薛愛卿如今也是八十有六了吧?”

薛鳳翔欠身道:“勞陛下掛念,微臣今年確實已經是八十有六。”

崇禎皇帝幹脆從椅子上起身,向著溫體仁等人擺了擺手道:“卿等且先坐著,朕有幾句心裏話,想和眾卿說一說。”

停頓了一下,崇禎皇帝便接著道:“朕還記得當初開始允諾藩王們置換封地到海外的時候,曾經也允諾過諸位愛卿。朕當時承諾的,乃是諸位愛卿可以花上一些銀子,從朝廷的手裏挑一些海外之地為封地,雖然不如諸藩可以累世傳承,但是幾代人下來,也多少能得一些好處罷。只是這個允諾已經許下了好多年,除了溫愛卿家裏被朕賞下了新明島上的一塊地之外,其他的諸位愛卿可都沒有來找過朕?朕今天便再重復一加大,想要買一塊封地的,盡管開口,十兩銀子一畝地的價格,朕也不會追究諸位愛卿手裏的銀子究竟是從何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