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驅狼吞虎

傻樂了半天之後,崇禎皇帝才吩咐道:“來人,將堪輿圖掛好。”

王承恩躬身應了,當即便帶著一群小太監,將剛剛繪制好不久的堪輿圖給掛了起來。

望著眼前這副巨大無比的堪輿圖,不只是崇禎皇帝心裏高興,工部伴駕而來的一眾侍郎們也是極為高興的——看到沒,這堪輿圖就是本官弄出來的!

對於堪輿圖的制作,工作現在已經有了一定的心得。

每隔上個一兩年,這大明的堪輿全圖就需要伴著疆土的擴張而重制一回,再傻再笨的人都會掌握了一定的技巧,更何況原來就承擔著堪輿圖制作重任的工部了。

眼前的這幅堪輿全圖同樣出自於工部之手,上面幾乎把所有的已知之地都給劃了進去。

崇禎皇帝踱步到了堪輿圖前面之後,伸出手比劃道:“從堪輿圖上面來看,這裏,原本就是鄭和下西洋所至的終點,木骨都束。

木骨都束這裏正好有一個港口可以向內航行,再向西北的話,可能不足以供福船戰艦通航。

然而只要打通了這裏,我大明的艦隊便可直接經由木骨都束前往英格蘭之地,風險要比走好望角那裏少的多,而且路程極近。

所以,朕的意思是,先派艦隊和工部的人去這裏查探一下情況。

如果可以的話,就在這裏修建一條運河,以溝通海洋,使之可以往來。”

來宗道頓時將目光投向了大帳中的文官們。

修建運河,歷史上不是沒有人幹過,中原王朝幹過的次數還不少。

最久遠的一條運河,可以上溯到春秋末期的胥河——吳王闔閭伐楚,伍員開之,以通松道。

再往後,有始皇二十八年時為溝通湘江和漓江之間的航運而開挖的靈渠,更有楊二陛下開搞的京杭大運河。

運河確實是好東西,就像胥河一樣,這條在目前已知資料中最古老的一條運河,到了崇禎年間還在使用,更不要提承擔著漕運重擔的京杭大運河了。

可是開挖運河的麻煩卻是很要命。

首先得選地方,必須得符合航運路線短,工程造價相對較低,管理和維護比較方便,後期好處多這麽幾個條件。

其次,運河這玩意還得考慮到不同河流、海域之間的水位落差,還得考慮到水流的速度跟船的承受能力。

還有就是運河的兩岸,必須能夠承受水流的沖涮,雨水的侵蝕,還有船只通過時帶起來的水波對於兩邊堤壩的拍擊。

除此以外,還有人工,物資,後勤,方方面面都需要考慮到,哪裏考慮不到,哪裏就有可能會出現大問題。

總之,修建運河不是說隨便找個地方開挖就行,要考慮的東西太多,要注意的地方也太多,總之換誰來都很頭疼——楊二陛下之所以被唱了涼涼,跟京杭大運河過度消耗了國力也不無關系。

現在崇禎皇帝腦袋一拍,就打算開挖一條運河,現實嗎?

木骨都束這裏的情況就不用說了,除了蠻子就是蠻子,大明想要搞定他們其實很簡單。

可是過了木骨都束呢?裏面的那些國家都是什麽情況?英國東印度公司所提供的資料是否可靠?

那個運河要開挖,那邊原有的國家會不會同意?是不是還得再吊民伐罪以征之?

需要征召多少民夫,或者幹脆挑明了說,得死多少蠻子苦力才夠?有沒有這麽多的蠻子?後勤和物資能不能跟的上?

還是那句話,楊二陛下前鑒不遠,不能讓崇禎皇帝這麽任性的胡來!

沉吟了半晌之後,來宗道才躬身道:“啟奏陛下,微臣以為,運河之事還是緩議為好。其一,我大明對於彼處的情況所知了了,鄭和鄭公公七下七洋,卻是止步於木骨都束,未曾在此深入。其二,即便開挖了運河,過了運河之後向西北的航道如何,現在也不太清楚,那些東印度公司的人所提供的海圖,可以之為參考,卻不能全信。其三,國力民力的消耗,我大明眼下如何承受?便是連移民以實莫臥兒之事都尚未安排妥當,再開挖運河,微臣以為國力難支,尚請陛下三思?”

崇禎皇帝摸著下巴合計了半晌,才開口道:“許顯純把錦衣衛給派出去打探一下,看看這裏到底是個什麽情況。朕忘了在哪本書上面看到過,說是這裏原本就有運河,只是已經廢棄。倘若真的已經有過,我大明也不過是重新開挖並且拓寬航道便可,想要支撐這項工程還是沒有問題的。至於民力的問題,不是還有莫臥兒這裏的勞工,還有西昆侖的昆侖奴?讓他們去挖便好了。”

許顯純躬身應了,來宗道卻又接著道:“陛下英明。運河之事少則三五載,多則數十載,期間必然靡費頗多。以眼下的情況來看,運河之事確實宜緩不宜急,遠征英格蘭之事也應放緩一些,待運河之事打探清楚之後再做決斷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