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奧多亞克在意大利的勝利和西羅馬帝國的滅亡(476—490A.D.)

這個獲得勝利的蠻族是埃德康的兒子,前面曾提到埃德康的功績,那時他是奧列斯特的同僚,因涉及謀害君王的叛逆事件,被免除使臣的職位。但他及時悔悟,要不就是早有圖謀,不僅將功贖罪,而且獲得了阿提拉的賞識,被擢升到引人注目的高位。他指揮的部隊要輪替護衛皇家的村莊,部隊由錫裏人組成,他們是他的直系和世襲臣民。等各族開始叛亂,他們還是追隨匈奴人。12年後,埃德康再次做出光榮事跡,他在寡不敵眾的狀況下與西哥特人展開鬥爭,經過兩場犧牲慘重的會戰,錫裏人被擊敗,四處星散。[226]英勇的首領在經歷了部族重大的災難後,無法偷生於世,留下兩個兒子奧努夫和奧多亞克,繼續與當前的苦難奮鬥不息。他們在流亡外國期間靠著搶劫和做傭兵,來獲得資金以維持忠實的追隨人員。奧努夫直接投效君士坦丁堡,後來他殺害了心胸寬闊的恩主,玷汙了他在軍旅生涯所獲得的名聲。他的兄弟奧多亞克領導所屬,在諾裏庫姆的蠻族中過著漂泊不定的生活,無論是他的個性還是運道都適合最艱辛的冒險事業。

當時整個國度最得眾望的聖徒是塞維裏努斯,奧多亞克為了要確定自己未來的前途,就虔誠地拜訪聖徒隱居的小室,懇求他的認同和祝福。低矮的門戶容不下奧多亞克魁偉的身材,他只有彎腰躬身進入室內。聖徒從他那謙卑的姿態看出他的前途無可限量,會建立偉大的事功,就用預言般的口氣向他指示:“前往意大利去追求心中的目標,你會立刻脫去這身襤褸的袍服,獲得的財富可以使你發揮慷慨的天性。”[227]這個蠻族有大無畏的精神,不僅接受也證實了聖徒所說的預言,他被允許為西部帝國提供軍旅服務,很快獲得很高的職位,負責皇家衛隊的警衛工作。他的言行舉止逐漸變得高雅,軍事素養也有很大的進步。意大利的同盟軍沒有選他擔任將領,倒不是奧多亞克的勇氣和才能不符合標準,[228]而是他建立的功勛太過卓著,以至於大家認為只有國王的寶座才配得上他。但是在他的統治期間,一直拒絕穿著紫袍和冠冕,[229]以免觸怒各部族的諸侯。他們的臣民在不經意間混雜起來,組成一支戰無不勝的軍隊,經過時間的同化和策略的需要,不知不覺中形成一個偉大的民族。

蠻族習慣於接受王權的統治,意大利歸順的人民毫無怨言地準備服從權威。奧多亞克在實際統治時還是以西部皇帝代理人自居,但他決心廢除這個無用的職位,認為這完全是古老傳統留給後代的負擔,然而這需要過人的膽識和洞察力才能找出更方便的統治形式。時運不佳的奧古斯圖盧斯自取其辱,他向元老院提出退位的申請,會議最後一次表達了對羅馬皇帝的順從,如過去一般體現出他們熱愛自由的精神以及對憲法形式的尊重。元老院一致通過敕令,要將一封書信送給芝諾皇帝,他是利奧的女婿和繼承人,在經歷了一場為期短暫的叛變後,重新恢復了秩序,登上拜占庭的寶座。羅馬元老院嚴正聲明:

(他們)放棄有關的權力和意願,不再在意大利延續帝位的傳承。他們認為,一位君王的權威,就足以同時照顧和保護東部和西部。元老院以他們和人民的名義,同意將整個帝國的中樞從羅馬轉移到君士坦丁堡。他們單方面很自私地放棄選舉皇帝的權力,剩余的權威中唯一給後世留下的遺產是通用於世界的法律。共和國(他們提到這個名字時一點都不感到羞愧)完全信任奧多亞克在政務和軍事方面的能力和德行,同時元老院很謙卑地懇請皇帝授予他大公的頭銜以及統治意大利行政區的權力。

君士坦丁堡帶著不滿和氣憤的態度接待元老院的代表團。當他們覲見芝諾時,芝諾嚴詞指責西部竟如此對待安特彌烏斯和尼波斯兩位皇帝,要知道是在意大利懇求之下,東部才同意選派他們前去擔任皇帝的。

“你們謀殺了第一個皇帝,然後又把第二位皇帝趕走,但是現在他還活著,那就依然是你們合法的君主。”芝諾如此說道。但是謹慎的芝諾立刻放棄了幫助尼波斯復位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何況成為羅馬世界唯一的皇帝可以使他的虛榮心獲得滿足,從此他的雕像就能光榮地豎立於羅馬城中了。他的表現雖然曖昧,但還是抱著友善的態度與奧多亞克大公通信,同時很高興地接受了皇家的徽章標志、寶座以及皇宮的神聖裝飾,這些都是蠻族恨不得趕快從人民眼前移走的東西。[230]

在瓦倫提尼安去世這20年的時間裏,連續有9位皇帝喪生或垮台。奧列斯特的兒子之所以能獲得推選完全是靠著年輕英俊,他值得後人注意的也就只有這一點。如果他的統治不是標示著西羅馬帝國的滅亡(476年A.D.或479A.D.),那麽他在人類歷史上就沒有留下任何可資紀念的事跡。[231]身為大公的奧列斯特在諾裏庫姆的佩托維奧,娶了羅慕路斯伯爵的女兒為妻,為自己的兒子取名奧古斯都,這個名字雖說有貪慕權勢的意味,但是這在阿奎萊雅也是常用的綽號。然而這個城市和這個國家兩位最偉大的奠基者,他們的稱號竟會很奇特地集合在這位最後的繼承人身上。[232]奧列斯特的兒子僭用並侮辱了羅慕路斯·奧古斯都這個名字,但希臘人把第一個名字訛用為摩邁盧斯,而第二個名字,拉丁人為了表達自己的輕視加上表示“小”的語尾詞,就成為奧古斯圖盧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