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41章 鐵頸神筆(第2/3頁)

薛紹和薛仁貴同時吃了一驚,“如此揮筆而就,莫非你早有腹稿?”

“在下並無腹稿。”宋璟一板一眼地答道。

薛紹驚奇的拿起草文一看,除了自己插嘴的地方有所塗改增刪,其余的文字全部一氣呵成貫連成章,根本就不像是一本草稿,而像是多次修改與潤色之後的成品公文。

“真是一枝神筆!”薛紹贊聲不絕。

“神筆宋璟,名副其實!”薛仁貴呵呵直笑,“少帥,如此人材不可埋沒啊!”

薛紹心領神會的微笑點頭,心說薛仁貴倒也是個愛材之人,他知道我在朝中的根底較深,有意向我推薦宋璟,是想為他謀得一條更好的出路。畢竟“行軍管記”這項差事只能是一塊跳板,用來積累經驗磨練本領倒是不錯,不能當作真正的歸宿和舞台。

宋璟仍是不動聲色的端坐,好像根本就沒把薛紹與薛仁貴的對話放在心中,只道:“恩帥,在下對雲州的戰況知之甚詳,早已私下擬寫了一份戰報。還請恩帥過目!”

說罷,他就遞上了一份書稿。

薛仁貴拿起書稿一看,頓時面露難色,順手就遞給了薛紹。

薛紹拿起來一看,當場苦笑。

宋璟的軍情奏疏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寫的是李文諫死守代州的經過,其中細敘了他舉家焚自燒化為烽煙示警的經過,文辭異常的淒美悲壯,足以讓人義憤膺潸然淚下。

這一部分無疑是寫得極好,但後面一部分,可就不太妙了。

宋璟詳細的描述了突厥人攻陷雲州、使詐約戰和屠城撤逃之事,敘說了屠城之後的諸班慘相,並且,還毫不諱言的指出武承嗣該為雲州陷落負上全責。

這無疑會打亂二人“砒霜好糞”的計劃。再者,這樣的奏疏拿去給武承嗣,非但最終遞不到朝廷的手中,還會讓武承嗣勃然大怒並最終與前線決裂——前線的後勤保障還著落在他身上,到時可就大不妙了!

“不行,不能這麽寫。”薛紹說道,“軍情奏疏,只需如實上報所見所聞,一切贊賞與批駁都不能出現在行文當中。誰有功誰有過,朝廷自會取證查實,我們不能妄加導引。”

“沒錯。”薛仁貴點頭,“宋璟,按少帥所言,重寫一份。”

“二位明鑒,在下確實是據實而報,沒有任何的摻假偽報。”宋璟不為所動,拱手而拜道,“前番武承嗣下令將恩帥和代州主力調回並州,一路陪他前往文水縣祭祖,除此之外再無作為。主力部隊被撤走,朔代二州因此戰況緊急並無力馳援雲州,最終導致雲州陷落。若非薛少帥仗義來救,朔代二州恐怕也要陷落。當然,在下並沒有將這一層推測寫在行文之中。但是無論如何,武承嗣撤走恩帥和代州主力並放棄雲、朔、代三州,退而據守太原——這全都是不爭的事實,為何不能上報朝廷?”

一席話,說得薛紹和薛仁貴有些無言以對。

薛仁貴只好婉言道:“宋璟,不是我等非要瞞報,而是這其中頗懷利害,非是三言兩語能夠說得清楚。你只管按老夫說的來做,不必細究!”

“事非黑白板上釘釘,豈能敷衍塞責?”宋璟半點也不退讓,拱手而拜正色說道,“雲州陷落,數萬軍民慘遭屠戮。若不讓真相大白於天下,若不讓朝廷追謚忠良、獎掖功勛、懲戒惡吏、處罰罪臣,天理何在公義何存?”

“你……你怎的如此迂腐?”薛仁貴有點哭笑不得了,“莫非你認為,老夫是一個不分是非、不辯忠奸的昏匱之輩?”

“在下並無此意。”宋璟仍是不退不讓,滿臉的堅定的果決,大聲道,“但是在下認為,戰爭的一切事實與經過,都必須如實向朝廷匯報!其中容不得半點的隱瞞與摻假!”

薛紹在一旁看著他二人爭執,一會兒搖頭,一會兒又發笑,和薛仁貴一樣的哭笑不得。

“不必爭了!”薛仁貴終於是有些惱火了,“你退下吧,我另外叫人來寫便是!”

“如若恩帥執意曲報軍情,在下只有自行上書,向朝廷陳言真相了!”宋璟拜倒在地,拱手而道,“恩帥對在下有知遇提攜之恩,有如在下恩師。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在下沒齒難忘!但是在下無法苟同恩帥的做法,只能辭官而去前往京城,向朝廷揭發此事!”

“你!……”薛仁貴這下真是被氣樂了,猛然一拂袖,“你要去,沒人攔你!”

“宋璟,拜別恩帥!”

宋璟跪在地下,恭恭敬敬的磕了幾個頭,起身就要走。

薛紹突然一拍桌子,大喝一聲,“來人,將宋璟拿下!”

薛仁貴頓時一驚,薛紹以眼色示之,薛仁貴這才按捺不動。

幾名軍士沖了進來,當場就將宋璟按倒在地。

薛紹滿面怒容的走到宋璟面前,說道:“宋璟,老帥對你如此厚恩,你卻恩仇報,真是令人不恥!軍中法令如山,你卻抗命行事,豈不知軍法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