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01章 風雲突變(第2/2頁)

“嗯……”薛紹也收斂了心思,想了一想問道,“最近這段時間我心無旁鶩的陪公主遊玩,沒有過問長安之事。前不久裴公的北伐大軍回京了,朝中肯定發生了一些事情。眼看我就要回長安了,對那些事情務必做到心中有數,到時才好應對。你都打聽到了一些什麽?”

“公子下問,紅葉必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虞紅葉拱手一拜,開始詳細說來——

原來,裴行儉只是率領了關中撥出的主力大軍回了長安,北方草原與朔代二州一線,仍留程務挺在鎮守。就在裴行儉率領大軍回京前的兩天,朝廷政事堂裏發生了一場激辯,此前因病不出的中書令薛元超提出了一個重要的上諫,力主特赦突厥戰俘,並效仿當年頡利可汗舊事封阿史那伏念為郡王久居長安,借以安撫突厥部族。此外,薛元超還建議朝廷賜阿史那艾顏為李姓並封為皇室郡主,並在長安的貴族或是京官當中選取合適如意郎君與之婚配,進一步穩固草原人心。第三,薛元超主張不必像以往戰勝之後那樣,將太多的突厥兵戰俘遷入並州大都督府治下成為“城旁”胡民,而是將他們放回與家人團聚,借以彰顯大唐朝廷的寬容與大度,進一步感化突厥人。

薛紹聽完後點了點頭,拋開第三條處理士兵戰俘的意見不說,其他的基本上都與自己的想法相符。只不過在艾顏的婚配一事上,薛元超有那麽一點自作主張了。

不過這都不重要了。

因為那日政事堂的激辯,薛元超完敗。他的這些主張,也沒有一條被采納的。原本,薛元超聽了薛紹的說明,對前線與草原的實情了解遠勝於天後和其他的宰相,見解與主張也能說不沒有道理,至少在目前而言,皇帝李治病重大唐朝廷對邊疆的控制力變弱,這些主張對於穩定草原局勢是非常有利的。

但是強勢的鷹派宰相裴炎,一條一條的將薛元超的主張給駁倒了。他說,以往太宗皇帝安頓頡利可汗的辦法,一點也不適應現在的情景。因為在太宗時代,突厥部族有自己的汗國,頡利可汗是公認的草原之主,他的地位和實力還曾經一度高於大唐的皇帝。太宗皇帝在擊敗突厥之後優待俘虜,這是百利而無一害。可是伏念的情況大不相同,他是在臣屬於大唐的突厥部族當中鼓動叛亂,罪同謀反——十惡不赦之人,蔫能赦之?

同樣的道理,艾顏雖是被人蒙蔽利用但仍是從犯,又豈能榮封郡主風光大婚,這豈不是令天下人恥笑麽?

再者,突厥部族的青壯俘虜如何不拆散了分別安置,一旦放其歸反,必然再叛。所以,遷俘入並安置於城房成為胡民,勢在必行!

乍一聽來,裴炎的話雖然強勢且霸道,同樣也不無道理!

如此,薛元超與裴炎就在政事堂裏展開了激辯,一時不可開膠、難分勝負。

就在二人難分伯仲之時,一直沉默不言耐心傾聽的天後,將一個重要的“人證”叫到了政事堂來。

這個人一登場,頓時風雲突變。

草原的公主艾顏,破天荒的走進了大唐的宰相們辦公的政事堂。這種事情,也就只有“敢為人先”的武則天幹得出來。

在政事堂裏,艾顏一句話就讓薛元超全落了下風——“薛相公所言的草原情況,多半不盡詳實!”

艾顏把所有叛亂的責任都推到了已經死去的阿史德溫傅和少數突厥貴族的身上。她聲稱,絕大多數的草原人都是渴望和平、不想反叛的。同時,艾顏也為她的義父阿史那伏念求情,說她義父原本無心叛唐,只是受了阿史德溫傅的裹挾,不得不從。只要大唐嚴懲那些懷有私心從中作梗的少數害群之馬,做到殺一儆百,草原自然就會安寧下來!

對於不明就理的人而言,艾顏在政堂裏的一番話,也算是說得入情入理。但是薛紹知道,她一定是受了武則天或是裴炎的威脅,才在政事堂隱瞞了戰後的草原實情——哪有可能殺一儆百,就真能太平?

更為嚴重的是對薛元超而言,艾顏已經是反水翻供了。薛元超手裏的資料再如何真實,也真不過艾顏的現身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