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40章 心有靈犀(第2/3頁)

上官婉兒的臉上泛著微笑,平靜地說道:“君侯,公子,婉兒想問——換作二位是天後,在當時那樣的情況下,是引頸就戮還是絕地反擊?”

兄弟倆同時苦笑一聲作為回答,螻蟻尚且偷生,何況是人?

政治鬥爭從來都是血淋淋的,如果當時是李治與上官儀成功了,天後肯定也活不到今天。無非就是把王皇後與蕭淑婦的慘死故事,再上演一次。

上官婉兒依舊在微笑,說道:“雖然天後殺了我上官一家,但是婉兒從來就沒有憎恨過天後。相反,婉兒對她由衷的敬佩與忠誠。因為她有膽魄與命運抗爭,憑智慧化險為夷創造奇跡。只有這樣智勇大氣之人,才是真正值得依賴與信任的。至於性別,其實根本就不重要!”

兄弟倆都聽出來了,上官婉兒的弦外之音就是在罵李治不值得依賴與信任。在她心裏,真正害死了上官一家的並不是天後,而是那個軟弱無能、出賣大臣的皇帝李治!

“哎!……”薛顗長嘆了一聲,也不知道是失望還是感慨。

薛紹知道大哥心裏在想什麽。天下人早就認定是上官儀慫恿廢後失敗,武皇後心狠手辣殺了上官儀,這其中沒有皇帝的什麽事。所以,今天從上官婉兒的口中得知了真相與細節,大哥的心裏一定相當的糾結!

以儒家崇尚君父的思想來說,君權至上、天下無不是之父母。李治是無上君王不能數落他的過失;就算武則天做得再好,因為她是女人幹政,那麽光憑這一點她就該背起所有的黑鍋。

這也正是後世無數儒生,一直不停描黑武則天的理由和動機所在。在儒生看來,武則天就是一個禍國殃民的妖魔,一無是處。往武則天身上潑得臟水越多,身為一名儒生就越加顯得道德高尚。

儒家思想是主流,所以後世的百姓子民聽說得最多的,就是武則天如何心狠手辣六親不認,如何殺人如麻荒淫無道,卻沒幾個人知道她作為一名帝王和政治家,對一個時代和民族所做出的貢獻。

或許歷史上的武則天早就預料到了後人會如何看待於她,因此決定自己死後,只立一塊“無字碑”——不置一辭,任人評說!

以高尚為名的儒生與靜然矗立的無字碑,就是這一段歷史和武則天人生的縮影。

“君侯,公子,婉兒的話說完了。”上官婉兒坐直了身體,拱手長揖對二人拜了下來,“若有唐突不妥之處,還望君侯與公子海涵!”

薛顗點了點頭,說道:“姑娘能夠對我兄弟二人如此推心置腑,可見真是一片赤誠。姑娘放心,薛顗必不負你!”

“君侯大丈夫,一諾千金。”上官婉兒再拜。

薛紹微然一笑,說道:“上官姑娘,如果我是你,我也會做出和你一樣的選擇。天後的身邊,的確是你的安身立命之處。”

薛顗咧了咧嘴,臉色有一點難看。倒是沒有詰責的意思,更多的是尷尬和糾結……上官儀的事情,陛下的確是有失厚道啊!

上官婉兒微笑的對著薛紹拱手長揖,“知婉兒者,公子也!”

薛紹微笑的點了點頭,說道:“大哥,有句話我不知當講不當講。”

薛顗道:“你我兄弟之間,還有什麽話是不能說的?上官姑娘也不是外人,你說吧!”

薛紹說道:“當年我薛家被貶,朝延對外宣稱的罪名是母親大人涉案巫蠱。然而小弟認為,那不過是一個掩人耳目的借口。真正的原因,恐怕是因為父親大人與上官父子往來甚密。”

上官婉兒眉頭略微一皺,沒有插言。

薛顗幹咳了一聲,苦笑道:“巫蠱可是十惡不赦之罪,以此作為掩人耳目的借口,豈非大謬?”

“小弟以為,那非但不謬,還相當的合理。”薛紹說道,“因為,公主犯罪,當罰;駙馬犯罪,當死!”

“你!……”薛顗神色驟變,無奈的重嘆了一聲,無語以對。

上官婉兒恍然大悟,“公子,果然睿智!”

薛紹搖頭笑了一笑,我沒什麽睿智的,不過是曾經有一個精通這段歷史的女朋友罷了。

上官儀根本就是一個李治與武則天之間爭奪皇權的犧牲品。當時就連廢太子李忠都給上官儀一起陪葬了,因為和上官儀有交情而被貶廢流放的官員也不少,薛家只是其中最不起眼的一支罷了。城陽公主請巫師給自己的丈夫收魂,根本不算什麽事情。但她用巫蠱之罪,掩蓋了駙馬薛瓘與上官儀的黨朋之罪。比起滅門,貶官流放總要強得多!

唯政治,最殺人。

薛紹看了看大哥,他的神色變得非常凝重,顯然他已經明白我剛才這些話是什麽意思——如果不是李治出賣上官儀,薛家又怎會跟著遭罪?明知道自己的親妹妹一家是被無辜誅連,李治也只敢用“巫蠱”來掩飾一下免其死罪貶出京城,並且到死也沒有再讓他們回一次京城。李治在武則天面前,甚至連保護自己親妹妹的勇氣和能耐也沒有。或者說,那時候李治都已經沒臉再對武則天提出任何的要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