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2章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倒不是說這些官員覬覦這個位置,想要這個官職。吏部尚書這個職位,只能是皇帝任命,他們就是想覬覦都沒有辦法。

如果要是原本那個崇禎皇帝,那倒還有可能性。廷推、抓鬮手段來決定大明高級官員的任命也不是稀罕事,甚至要是不滿意的官員任職高級官員,就肆無忌憚地攻擊,從而影響崇禎皇帝的判斷力,更是常有的事情。

但是,在這個位面上,崇禎皇帝的威望就擺在這裏,乾坤獨斷,那些看似“民主”的廷推、抓鬮壓根就不會出現。要是敢沒有證據地攻擊大明高級官員,酷寒之地等著歡迎有文化的官員去充實人口。

因此,底下那些官員,其實是“有色心沒色膽”,只能在私底下議論一番而已,最多是躲在自己家裏畫小圈圈,期盼著新任吏部尚書符合自己的“口味”。特別是那些年紀比較大的官員,思想比較守舊的官員就更甚,期待著能迎來“解放”。

“你們說,皇上會選誰當吏部尚書?”

“這個不好說,聖心難測!不過再怎麽選,應該也沒有人會比徐大人更在乎科學技術知識了吧?”

“對,徐大人是我們大明推廣科學技術知識第一人,其他人比不上,總算能松口氣了!”

“你們說,會不會由禮部尚書調任?孫大人也是非常贊同科學技術知識的哦!而且從禮部尚書一職調去當吏部尚書,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級別上並無多大變化。”

“這個不大可能,禮部也是最為重要的衙門,皇上怕是不願意孫大人離開禮部的!”

“對科學技術知識方面最盡心的,應該還有科技清吏司郎中宋應星了。不過他現在才是郎中而已,升調吏部尚書,這跨度太大,不可能。就是去接禮部尚書,也沒這個可能啊!”

“……”

有關吏部尚書一職的猜測,不止在官員中傳播,甚至在京師百姓中,也慢慢地流傳開了。或者是因為京師百姓天然就愛關心政事,又或者是吏部尚書一職太過重要,科學技術知識影響很大,吏部尚書的人選,是否會堅持推廣科學技術知識還是敷衍推廣科學技術知識,對所有人的影響都大的原因,這個話題最終在京師發酵了起來。到了最後,連內閣這邊都開始討論了起來。

終於,首輔溫體仁覲見崇禎皇帝時,提出了這個事情:“陛下,徐尚書久病不愈,吏部尚書一職,空懸已久,對朝廷政事已有影響。”

吏部尚書又被人稱為天官,掌握中低品官員的考核升遷,是個非常重要的職位。內閣裏除去首輔、次輔之外,其他閣臣要是有可能,甚至都願意不當這個輔臣,而願意去當吏部尚書一職。七部尚書中,也只有這吏部尚書才有如此吸引力。由此可見,吏部尚書一職的重要性。

崇禎皇帝有廠衛為耳目,聊天群未付,不管是底下官員的私聊,還是京師百姓的輿論方向,他其實都是一清二楚。因此他點點頭道:“朕知道,新任吏部尚書很快就能上任了。”

溫體仁一聽,稍微一愣,隨後回過神來,立刻想起一人,頓時就驚訝地問道:“陛下,可是浙閩粵三省總督孫傳庭?”

之前的時候,崇禎皇帝已經下旨,浙閩粵三省總督孫傳庭,還有東南水師統領鄭芝龍進京覲見。溫體仁一直以為,皇帝這是要表彰他們拿下南洋的戰功。因為他已經從皇帝那裏聽到口風,鄭芝龍這次也會因功封為伯爵的。

“嗯,朕準備任命孫卿為吏部尚書!”崇禎皇帝也沒有瞞著自己的首輔,當即承認道。

溫體仁一聽這答復,就連忙再奏道:“陛下,那誰接任浙閩粵三省總督呢?”

浙閩粵三省總督,也可以說是位高權重,在封疆大吏中也是排在最前面幾位的了。他心中一時想不透,到底誰來接任這個職位?

崇禎皇帝聽了,微笑著搖頭道:“沒人接任,浙閩粵三省總督是為了開海而設。這幾年來,開海之事已經走上正軌,朕覺得已經無需為開海而特設浙閩粵三省總督一職。之前要不是南洋戰事,朕早就調孫卿回來了。”

當然了,調回來的前提,也是要孫傳庭把掠去南洋的大明百姓救回來,官復原職,這樣才能免遭別人攻擊。所以之前的時候,並沒有調孫傳庭回來的動靜。

溫體仁聽了崇禎皇帝的答復,想了想,便點點頭表示贊同。大明的總督,其實並不是一個固定官職,經常有設立又有裁撤。就比如說宣大總督一職,當蒙古人鬧得厲害時,就設這一官職;而當蒙古人消停時,又會裁撤這一官職。從景泰二年開始,到大明滅亡,前後裁撤了八次。

對於溫體仁本人來說,他對崇禎皇帝調孫傳庭來當吏部尚書的職務,其實從心底是喜歡的。因為他這個首輔,一心擁護皇帝的任何決策,屁股就在皇帝這邊,而不是在百官這邊,說句實話,底下著實有官員在偷偷非議。只不過皇帝威勢如日中天,是一代明君,沒法糊弄。否則的話,他早已被群起而攻之,很可能就下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