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5章 世界金融中心的失去(第2/2頁)

更不是短短幾個月前,花費350英鎊每股的價格,只為了現在以24000分之1的價格,以3.5便士每股轉讓出去!

這些損失慘重,甚至輸光了所有積蓄,乃至借債重重徹底破產到下輩子都還不上的洪尼公司股東們。

被怒火和絕望情緒充斥的股民們,沖擊倫敦交易所,將這個吞金所直接給打砸得七零八落,瘋搶事件一下便發生了。絕望的股民,將倫敦交易所裏所能搬運的東西全部擡走,而造就包圍在四周的警察和軍隊們開始鎮壓。失去理智的民眾,完全不懼軍警的荷槍實彈,直接迎上去,流血事件迅速爆發。

不僅僅是倫敦交易所,其他倫敦各大小交易所,還有整個大不列顛乃至歐洲的各處交易所,都發生砸搶事件,在賭輸一切,賠光了所有的民眾面前,一切都失控了。

而就在橡膠股東們打砸搶大肆破壞的時候,英國首相格萊斯頓調派大量的人力,開始調查起這期讓本就身處飄搖之中的大不列顛王國雪上加霜的惡劣金融事件。

經過初步統計,這起有預謀的金融戰爭之中,單單英國人,投入倫敦的橡膠股票交易市場的資金,就有2.2億英鎊,投入巴黎等其他歐洲市場的,約有7300萬英鎊。

最關鍵的是,還不僅僅是那些直接購買橡膠股票的民眾遭受損失,倫敦和歐洲的各大商業銀行,特別是當初為洪尼橡膠公司作出信用擔保的勞埃德銀行和巴克萊銀行這兩大英國最大民間商業銀行之二的銀行,也損失巨大,只來得及在橡膠股票徹底崩盤的前一天才宣布不再為橡膠公司做擔保,也不再承做橡膠股票的押款業務。但即便是這樣,也還是太晚了,這兩家商業銀行的總凈資產,不過兩三千萬英鎊,他們的借貸換回來的抵押的股票,如今已經差不多一分不值。

而更多的民間借貸,特別是地下錢莊和小型商業銀行的相互拆借,尤其是一些高利貸公司,也跟隨著股票的崩盤,徹底破產。有些聰明的小型商業銀行,或是拆借公司及地下錢莊,看出形勢不妙,提前拋售掉手中抵押的股票或是解除質押收回現金,便逃過一劫。

而更多的一些私人資本的橡膠公司的創辦者,仿照洪尼公司的洪姓大股東一樣,早就利用信息傳播時差的不對稱優勢或是利用自己的危機敏感性,借股價處於高位時就紛紛拋出所持公司股票,攜巨款早早出逃英國甚至歐洲,而這其中,就有不少來自東方和美洲的資本家。

不幸的是大多數的破產者。不單單是持有股票的股東們,更多的是關聯方,被股票抵押的,或是倫敦及巴黎各地借貸的商業銀行和地下錢莊的存款人們。這些為數眾多的小銀行或錢莊們,因橡膠股票的猛烈跌價甚至到如今的變成差不多廢紙,而出現資金周轉嚴重失靈,不得不於瘋狂宣布倒閉破產,而他們借給那些購買橡膠股票人的資金,也不是他們自己本身的,而是從其他錢莊、商業銀行或是工廠主、商人、貴族們身上拆借而來,這樣一來,虧欠其他錢莊、銀行和民間資本人的款項牽扯得更多更復雜,根據英國首相格萊斯頓的調查,牽扯的虧空累計達到1億2前往英鎊,這對倫敦乃至整個大不列顛王國的金融和社會都造成強烈沖擊。

由於金融市場的外部性、系統性、傳遞性和風險杆杆性,在遭受這次橡膠股票事件的毀滅性損失之後,勞埃德銀行、巴克萊銀行、麥加利銀行、渣打銀行、米特蘭銀行、西敏寺銀行等一批知名商業銀行受之牽連紛紛倒閉,金融市場陷入恐慌之中。

即便是首相格萊斯頓立即采取措施,想要籌借法國的資金,從大不列顛王國財稅借撥款項,但無奈法國不但不肯借出,還埋怨英國人連累他們法蘭西金融界,而大不列顛王國的財稅也很不寬裕,恰好又是最近的多事之秋,資金尚且還需要資金,又哪裏有能借的?

即便是格萊斯頓是首相,也無能為力,絲毫未能阻止金融危機的連鎖反應往下惡化漫延。

一批地下錢莊、高利貸和商業銀行的經理人、業務代表等紛紛攜帶自己能掌管的資產和客戶存款潛逃,由此衍生了更大的金融亂象損失,甚至由此造成其他還未破產的銀行也發生擠兌風潮,更有其他的實業工廠們,也開始被銀行催著還借貸的債務資金,而被迫廉價售賣資產,大為影響工廠實業。而英國的工廠實業,原本就因為紡織業的極度不景氣,加上這次的金融風潮,就更加的慘不忍睹,各行各業都開始更加的蕭條起來。

就這樣,倫敦作為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一下便被擊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