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1章 華人的橡膠園(第2/2頁)

無奈之下,他只能托大舅哥從馬來半島的星加坡提供一些技師指點,不過大舅哥那邊的橡膠林也要開始收割,不得已,最終碰運氣地從廣東瓊州府等地花費高昂的價格雇傭了數十名有采割橡膠經驗的華人勞工指點,不過,這些華人橡膠工人算得上是技師級別了,至少從工錢上算是,這原本陳明水還邀請不到,還是靠著橡膠的買主——南洋公司出面安排,他們公司自己也有自己的種植園——這才請了數十名華人勞工前來指點。

也多虧了他們,否則的話,陳明水還真不知道原來割橡膠還有這麽多的講究。幾名有三四年割膠經驗的老華工告訴陳明水,割膠割好了不僅膠汁產量高,橡膠樹的自身恢復也快,割過橡膠的刀口愈合之後,還可以產膠的。割得好,一棵橡膠樹可以割幾十年甚至一個甲子,割不好,就幾年或者十幾年橡膠樹就得重新種了。可這橡膠樹至少要種下五六年才能出點膠,而陳明水的這個橡膠園,還算好的,但就算出膠,也是頭次出膠,若不是南洋公司需要大批橡膠,價格開得很高,他還不願意今年就割膠呢。

在技師的指點下,割膠很是順利。要不是他們,陳明水還真不知道,橡膠不能在白天溫度高的時候割,溫度高會影響膠液溢出,所有的割割膠都是在溫度最涼爽的淩晨進行。

並且,橡膠園內雖然經過開墾,但因為範圍太大,無法完全都清除雜物,還是由不少的灌木和雜草,加上這處於特帶的棉蘭地區,毒蛇很多,再加上夜間的照明不好,還需要提著聖油馬燈點亮照明,造成割膠的勞工效率很低,小心翼翼地,收集膠液。

陳明水的運氣很好。他投資了40余萬聖元,又從帝國工商銀行借貸了20萬聖元,又東拼西湊地從馬六甲和檳城等南洋一帶湊了40多萬聖元的股本,投資了這個橡膠園林,如今竟然達到3萬畝的規模,雖然這次能割膠的估計只有一萬多畝,但已經是賺大發了。

忙了兩個多月,第一批割膠的貨品出來了。

總共割了大概9500多畝,每畝種得有些密集,達到40株,而每株割出幹膠只有1.2斤左右,雖然產量相比廣東瓊州府那邊的橡膠林,但陳明水已經很是滿足了。

因為他的總量多,這兩個月,便產橡膠這麽多,達到46萬斤,算起來,每年隔個把月又可以割膠2個月,等以後橡膠樹長大一些後更是可以常年割膠,一年下來可以產膠上百萬斤甚至兩百萬斤。

而如今的生膠,南洋公司收購價格不低,達到每斤0.5聖元,也就是說,他這個橡膠林,這一次產膠就能賣出23萬聖元,除去成本,至少可以獲利15萬聖元。而這只是這個橡膠林的三分之一的2個月的產出而已。若是等整個橡膠園3萬畝橡膠林都能割膠,並且一年下來都可以持續割膠的話,想必一兩年便能收回整個投資。

這簡直是搖錢樹啊!陳明水臉上笑開了花!這還多虧了中華帝國,多虧了偉大的皇帝陛下,要不然,這棉蘭在西洋紅毛鬼子的治理下,怎麽可能輪到自己這種華人來開辦種植園。

陳明水暗暗捏緊拳頭:希望帝國越來越強大,而自己,也可以積累更多財富,將這橡膠種植園推廣到更遠的地方。想到這裏,陳明水不由有些奇怪起來,因為而前些日子,他的大舅哥薛茂元向他透露說,等他橡膠園投產之後,願不願意接收他的橡膠園,而他薛茂元準備讓出幾處橡膠園出來,改行去遙遠的美洲大陸投資新的產業。

他自然是願意接受的,只不過有些疑惑:莫非,還有什麽比橡膠園更賺錢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