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0章 鋼鐵行業要兩化和五定(第2/2頁)

馮雲山正在隔壁閑坐,同交通部副部長程恒生在商議鐵路之事,忽聽一片喧嘩,正納悶呢,忽地見科技部副部長徐壽興沖沖地跑了過來,向他稟報道:“大喜啊,陛下,大喜啊!”

“科學院內的那批技師們,還有那幾名洋工程師一道奮戰幾月,終於將陛下說的那個像永動機一樣的內燃機給造出來了!剛才測試過了,機器的引擎轉速能超過200轉!”

馮雲山雖然很是喜悅,不過卻沒有太過意外。事實上,他心中早有預料了。

半年前,他突發奇想,便在皇宮的西北角,將二十多畝的園林單獨劃了出來,與皇宮和京城獨立隔離開來,造了幾座閣樓和作坊,全封閉砌上圍墻,建立了一座所謂的皇家科學院。又從西歐和整個中華帝國收集了他所能知道的一些這個時代的科技人才,全部請了過來,安排吃住生活都在科學院中,羅列出一些課題項目,讓這個時代的一些科學發明家們在其中進行研究。

當然,其實最大的依仗,還是他自己腦袋中所知道的超乎這個時代的知識,所謂的科學院,一方面可以借助的力量,另一方面,只不過是他的一個幌子而已。否則的話,他一個皇帝,整天發明研究東西,豈不是要被人注意?

而科學院的建立之後,倒也不算丟臉,在他的“不經意”地提點啟發之下,接連發明數項超出這個時代的技術和設備,讓馮雲山驚喜不斷。馮雲山也因此幾乎不怎麽理會帝國的政務,一直沉心在科學院之中。而這個讓徐壽興奮之極前來稟報的內燃機的發明,便是最近馮雲山讓人攻克的一個重要課題,而且,馮雲山早已經料定這個內燃機近期內便能成功。

想想也是,若是再不成功,馮雲山只怕直接自己交親自上陣指點了。原來的基本原理和要點,馮雲山都已經通過詢問請教的方式“透露”給了那幾名洋人,而這幾名洋人之中,就有歷史上曾經發明過四沖程內燃機的普魯士人奧托,再經過指點,還不能造出來,那才奇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