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6章 橋頭堡-奧倫堡(第2/2頁)

已經五十多歲的任為琦,經歷一番大起大落之後,加上幾年來的軍旅生涯,幹枯得像個六七十歲的老頭,一絲也看不出往日滿清文人的模樣了。他幹脆利落地道:“總督大人說得對,我看,還是以攻心為上、結合強攻的政策吧。說到這裏,我有個大膽的猜測!”

“這奧倫堡的1.4萬守軍當中,只有不到3000的來自直接隸屬於聖彼得堡的效忠沙皇的近衛軍,其余的都是烏拉爾山脈東西兩邊的哥薩克士兵居多。而近衛軍地位較高,待遇也豐厚,反觀這些哥薩克士兵,卻過得很不如意,靠出征作戰,四處掠奪財物謀生,而且,這些哥薩克士兵身後,都還有不少的家庭和部落集群需要供養,負擔較重,他們又崇尚自由,對於沙俄的近衛軍壓制很是不滿!”任為琦接著說道:“因此,我們可以挑動奧倫堡內這些近衛軍和哥薩克士兵之間的關系!讓他們出現矛盾、裂痕,甚至內訌,這樣的話,他們內部配合必定沒有那麽嚴密,對於我們攻克奧倫堡會有利許多!”

羅瓊樹感興趣了:“那如何挑動他們的矛盾呢?這些人都是沙俄洋人,我們也無法接近奧倫堡,如何挑唆?”

“總督大人,我們這一路上,不是驅逐並俘虜了不少哥薩克人嗎?可以放掉一部分,他們中肯定會有些人逃入奧倫堡,我們只要放出風聲,說是哥薩克人只要效忠中華帝國,便可以在遙遠的西伯利亞得到百畝屬於他們自己的土地,而近衛軍們效忠,則可以直接在他們指定的地方得到千畝最好的土地。若是頑抗,哥薩克人一律殺無赦,而近衛軍們,則是送回沙俄本土用以交換50盧布金幣。這樣讓那些哥薩克人覺得,是沙俄政府不將他們當自己的國民,而只是重視和保護近衛軍們。這樣一來,傳言一打開,便猶如洪水一般,不可收拾。那些奧倫堡中的哥薩克士兵,便覺得自己被沙俄當局拋棄了,自然沒了為沙皇賣命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