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2章 帝國海軍五大艦隊(第2/3頁)

“帝國陸軍方面,除了討虜軍這樣的野戰兵種外,其余的便是地方駐軍。截止三個月前總參謀部統計的數據,地方國防常備軍共24萬,地方預備役33萬,合計57萬兵力。地方民兵人數超90萬,而且每年還在以近20萬人的速度增加。”左宗棠繼續道:“武器方面,地方常備軍全部配備了野戰軍換裝下來的德萊賽M1841針發火槍、查爾維爾擊發滑膛槍等。而地方預備役只有二分之一的士兵配備查爾維爾擊發滑膛槍,主要以軍事訓練和地方設施建設為主。至於民兵方面,則只按30比1的比例,配發了3萬杆火槍,全部是老式的擊發滑膛槍和燧發滑膛槍為主,外加一些刀矛弓箭之類的冷兵器。”

馮雲山點點頭,對帝國的軍力數量和分層次布置比較滿意。民兵方面,數量龐大,無法全部配齊槍支。而且,若是全部配備槍支,也容易發生民間爭鬥時的暴力流血事件。而作為民兵,主要是為預備役及常備軍提供兵源,其次協助地方駐軍和地方警務局維護地方的穩定,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個作用是預備第三梯隊的兵源。

好像如今的美國就是沒多少正規現役軍隊,而是很多民兵,戰爭一起,便能在短時間內征召出足夠的兵力。對了,南北內戰也不知道到底怎麽樣了,也不知道自己的安排能不能成功。

馮雲山有些掛念著大洋彼岸的戰事。

這個時代就是有一點不好,消息傳遞得太慢了。馮雲山聽說歐洲前陣子從英國敷設橫跨大西洋的電纜道北美,還成功了,可惜很快便斷裂了。要不然,消息會很快傳到歐洲,不過從歐洲傳到聖京,又要很長時間了。什麽時候,等國內的電報電纜敷設得差不多了,自己也要花點力氣,提前將橫跨太平洋的通訊電纜敷設出來。這樣的話,新墨西哥省才能確保永久地屬於中華帝國的領土,而太平洋才真正地成為帝國的內海了。不過,這一切都必須有個前提,那就是帝國得有強大的海軍,能守護住太平洋這個內海才行!否則,一切都是空的。

想到這裏,馮雲山看向已經被封為信忠王的海軍部部長羅大綱,問道:“信忠王,聽說你們海軍部準備再成立一支艦隊?”

羅大綱經過兩年的養尊處優,明顯有些發福了,原本古銅色的膚色,如今也慢慢便白。他一拱手,道:“是的,陛下!海軍部前陣子陸續收到從法國布勒斯特海軍造船廠、薩丁王國的坎蒂耶雷造船廠、奧地利威尼斯海軍造船廠和裏雅斯特造船廠等交付的海軍軍艦共14艘。其中從法國購買的軍艦最多,一共10艘,2艘與鐵甲戰列艦‘光榮號’相同規格型號的裝甲戰列艦,2艘木殼體蒸汽戰列艦,6艘巡洋艦。從奧地利購買了3艘軍艦,其中1艘戰列艦,2艘巡洋艦。從薩丁王國購買了1艘木殼體蒸汽戰列艦。因為炮艦和護衛艦等小型軍艦我們中華帝國的四大船政局都能自行制造,還有上海浦東特區的船舶經營區的幾家大船廠都能在制造,便沒有從國外購買。累積這段時間四大船政局下水軍艦24艘,其中戰列艦5艘,中大型巡洋艦9艘,中小型護衛艦炮艦之類的10艘,從上海浦東特區的私營造船廠訂購的13艘軍艦也紛紛投用。”

馮雲山一臉震驚:“喔?竟然新添了這麽多的軍艦!這可不止成立一支海軍艦隊啊。”

羅大綱道:“陛下,原來的四大艦隊軍艦還不夠多,實力有些弱,加上前年南洋艦隊在與英國遠征艦隊作戰中折損了幾艘軍艦,需要補充。北洋艦隊很多老式木帆戰船無法遠洋作戰,也許淘汰更新。因此,此次海軍部按照帝國海軍需要守護的領地,以及軍艦的數量估算分配了一下,重新劃分為5大艦隊最為合適。”

接下來,海軍部長羅大綱和副部長梁培友詳細稟報了海軍部的成立新艦隊的構想,羅大綱借口詳細的數據還是梁培友和海軍部的參謀了解得清楚,所以讓梁培友來稟報,當然,馮雲山明白這是羅大綱主動給梁培友機會,可能最近自己表現得對極富擴張性的梁培友很是贊賞的緣故,當然,馮雲山也不點破。

梁培友稟道:“陛下,眾位大人,我帝國海軍方面,原有四大艦隊:北洋艦隊、東洋艦隊、南洋艦隊和太平洋艦隊。另有內河水師若幹。內河水師這邊,主要是維護帝國國境以內的大江大河上境內安全,充當戰備和救災的威懾之用。如今我帝國境內國強民富,百姓生活比前朝更為幸福,也沒什麽大的叛亂之舉,加上帝國的陸軍足夠強大,內河水師平素也無戰事,暫且不提。”

“因為帝國的強大,如今整個東方已經沒有敵國,除了日本本州島東部地區還屬於日本幕府統治,其余的都已經是中華帝國的領土。而這日本幕府,已經完全被我中華帝國所控制,不但俯首稱臣,成為帝國的附庸國,日本國內部還有不少人一直想跟關西和九州島一樣加入帝國,成為正式的中華帝國子民,只是幕府壓制而已。若是陛下願意,相信可以很容易地將整個日本吞並。因此,這東洋艦隊和北洋艦隊不必要配備太多軍艦,可以適當地減弱,而將主要作戰軍艦加強到主要面對外敵的南洋艦隊和太平洋艦隊上,另外,考慮到如今馬來半島和爪哇島等都是我中華帝國的領地,緬甸王國、錫克王國等我中華帝國的附屬國也身處印度洋,這些都需要宗主國、也就是我中華帝國的保護,因此,海軍部準備成立一支新的艦隊:印度洋艦隊,艦隊基地準備設在緬甸王國的仰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