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7章 海底電纜公司的消息(第2/3頁)

左宗棠也點點頭附和道:“陛下,微臣贊同吳大人的看法!除非麥喀士能將那些貧窮的工人全部整合訓練成正規的軍隊,建立嚴密的組織,否則,單靠工人起義,無法萬眾一心,很難成功。若是他們能將那些底層警察和底層士兵也發動起來,從攻占倫敦等大城市著手,倒是很可能會取得成功!從來政變的成功,不是靠人多,也不是靠誰有道理,只取決於武力的強大。”

馮雲山聽完兩人的話,心中不由有些失望,但同時從心底也贊嘆兩人的見解。吳如孝可能因為是外務部長的緣故,對英國國內的情況了解一些,分析那些工人們並不會齊心,推測他們起義難以成功;而左宗棠則完全從軍事角度和歷史借鑒出發,以英國的這次工人起義既沒有建立自己一定數量的軍隊,又沒有發動士兵進來反叛,推論出起義難以成功。

想想也是。後世的偉人說過,槍杆子裏出政權,沒有武裝力量的任何政變,都是難以成功的。後世俄國的二月革命之所以能推翻沙俄政權,其根本原因是因為從一開始就有士兵參與到工人起義中來,並且工人和起義士兵第一時間奪取了兵工廠和武器庫,繳獲大量的武器進行了武裝,眾多的軍隊參加了起義。否則,只能像數百次的農民起義一樣被沙俄軍隊鎮壓掉。

想到這裏,馮雲山不由有些無奈。看來,自己幻想參照二月革命那樣,煽動英國工人起義,還是難以實現啊。英國對軍隊控制,完全不是沙俄末期能比的。而且,英國畢竟表面上標榜民主自由,不像沙俄那般進行獨裁血腥統治,英國的這些工人,也沒有沙俄老毛子的血性。

左宗棠見馮雲山臉上不好看,知道皇帝心裏不大舒服,畢竟這英國的工人起義,皇帝費了不少心思。他連忙寬慰道:“不過陛下,微臣覺得英國工人起義就算不能成功,也必將沉重打擊英國的國力,讓其遭受重大的損失。而且,若是英國國內的那些工人能鬧得猛烈一些,時間久一點,對發生叛亂的印度和愛爾蘭都是一個巨大的支持。若是愛爾蘭人和錫克人、孟加拉人能抓住機會,說不定完全可以將愛爾蘭和印度從大英帝國的殖民統治下脫離出來。”

馮雲山聽到左宗棠的這句話,臉上露出一絲笑意,點點頭道:“不錯!就算那些英國工人起義失敗,但只要真的爆發起義,英國必然驚慌失措,將那些已經派往印度的士兵還有其他的海外軍隊調回本土,平息起義。只要能拖住英國一兩年,印度的那些不安份的大小王公們,還有錫克人和孟加拉人,外加緬甸、廓爾喀等,足以將印度的英國士兵擊敗。等英國平定叛亂,再回頭派兵想重新進入印度,已經享受了獨立和權利滋味的那些勢力,可就不會那麽容易屈服了,而且到時候我們中華帝國完全可以支持他們,為他們提供武器和戰術指導,抵制英國勢力返回印度。”

吳如孝道:“恭喜陛下!只要印度和愛爾蘭能從英國獨立出來,其他英國的殖民地也會紛紛趁機要求獨立,到時候,就猶如雪崩一般,英國很可能就此失去世界第一強國的位置。而我中華帝國在陛下的率領下,就此崛起,超過法國英國,從此以後成為世界第一強國,也不是沒有可能!”

馮雲山擺擺手:“吳愛卿想得太遠,朕倒不是非要成為什麽第一強國,只要朕的子民,中華帝國的百姓能過上好日子,不再受洋人們的侵略,便心滿意足了。對了,吳愛卿,範愛卿,美國那邊最近可有消息傳來?”

吳如孝和範汝增均搖搖頭。“最近並無什麽特別的消息!”範汝增補充道:“美國距離我中華帝國實在是距離遙遠,消息傳遞十分不便,每次接收到消息都是三四個月後了。對了,陛下,兩三年前由英國主導,美國共同出資,成立了一家大西洋海底電纜公司,由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的青年教授威廉·湯姆遜主持施工,在前年成功鋪設了從愛爾蘭島到北美殖民地的紐芬蘭島的橫跨大西洋的海底電纜,並成功通了電報。不過這根電纜很快便斷裂了。如今那個威廉·湯姆遜已經找到了避免斷裂的方法,並且發明了鏡式電流計電報機,解決了長距離地接收弱電信號的難題,那個威廉·湯姆遜正托人四處尋求幫助,資助他重新鋪設新的海底電纜,但卻沒人願意相信他、投錢給他了。畢竟耗費了幾十萬英鎊,沒創造一絲價值,便斷裂了。不過那個大西洋海底電纜公司的總經理,一個名叫費爾特的美國人,倒是支持,正四處奔波幫助尋找股東注資。”

馮雲山想起中華帝國的電報系統,雖然發展很快,有了長距離的電報電纜,但基本都是在陸地,海底電纜即便也鋪設了一些,但都是距離較近的瓊州海峽之類的。稍遠些從福建到台灣的電纜,便接收不到信號了。這個消息,不正好解決海底電纜鋪設的難題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