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8章 南山防線(第2/3頁)

榮維善灰頭土臉,一臉惡狠狠地看向前方人影閃動的洋兵們,怒吼一聲:“給我往死裏射擊!”說完,手中緊握的一杆克虜伯後膛擊針步槍的扳機猛地一扣,呯地一聲正中前方三百米處一名英國軍官的額頭。

隨著壕溝內的槍聲響起,對面緩坡之下,正半蹲著蹣跚而上的英兵中三四十名應聲栽倒。隨即,英兵的最前一排也半蹲著朝壕溝開火,冒出一排青煙,十數名剛開完槍還沒來得及縮頭的討虜軍將士悶哼一聲中彈,往後栽倒在壕溝內。

戰事異常的慘烈!

從早上開始,榮維善便率領著師部警衛營守衛著牛頭山處的三門口木橋,直到現在,苦戰下來沒有絲毫停歇過。

剛開始戰事進行得很順利,將精心準備的炸藥引爆,炸斷木橋,讓沖過木橋的三百印度民夫和二百英兵陷入孤軍無援的境地,與二團的一營友軍一道,經過短暫的一番酣戰,榮維善領著警衛營將士將這些印度民夫和二百英兵全部消滅。

但接下來的讓他意想不到。英軍顯然下定了決心今天要拿下這座炮台,而且準備充足,炸斷木橋並沒有阻止他們多長的時間,也就半個小時,英軍便不但修復木橋,還通過工兵營架設數座皮筏構成的浮橋,重新組織大量兵力進攻。

二團的其他各營見勢不妙,領兵從南山的東北面趕來救援,雙方在牛頭山下展開激戰。討虜軍們憑借槍支射程優勢,狠狠地殺傷了大批敵人,但無奈英軍數量實在太多,加上組織得體,悍不畏死,硬生生地利用隨軍的印度民夫在前充當肉盾,消耗討虜軍的火力,不多時,通過犧牲六百余名印度民夫的基礎上,沖開了牛頭山下的討虜軍防線,反而將警衛營和二團的千余討虜軍將士有包圍起來的趨勢。在這危急時刻,二團團長下達撤退命令,同時他和副團長率領著二團團部將士,與已經沖上來的英軍短兵相接,掩護二團其他將士和警衛營友軍撤退到更後方的南山防線。

那一戰,進攻的英軍死傷六七百人,還有近千印度民夫被當成炮灰驅逐上前戰死,而防守的討虜軍,也死傷五六百人。

隨後,到中午時分,占領了牛頭山一帶的英軍經過二個多小時的準備,組織進行了第二次全面進攻,直接向南山防線發起進攻。

不過,這一次英兵不像第一次進攻牛頭山防線一樣,直接用印度民夫當肉盾炮灰吸引火力,這一次他們有足夠的準備。英軍趁著威遠炮台忙著射擊江中英國軍艦、無暇顧及其他的有利時機,直接調用運兵船將從太平水道的南端運來了三十余門野戰火炮,並以印度民夫和士兵將野戰炮安置在南山防線前。

隨後,英軍開始了火炮轟擊,並配備榴彈專門對付壕溝內的守軍。三十余門野戰炮的集中火力打擊下,壕溝不少將士出現死傷。守軍也隨即調整數門火炮進行了反擊,但畢竟數量太少,而且被野戰炮搶了先,才發射一兩炮,便被英軍的數門野戰炮盯上集中射擊,炮毀人亡。

偏偏南山山頂上的南山炮台此時正全力轟擊西北面珠江和太平水道口的蒸汽炮艦,根本無暇他顧,加上南山山頂因為地形原因,只是將面朝珠江海防方向的樹木砍除,而對於炮台背面的東面山腳下陸地防線,視野不清。這樣一來,南山炮台無法支援防線的守軍,榮維善他們便陷入極為艱難的境地。

幸好,有大半人深的壕溝在,否則死傷會更嚴重。不過就算如此,壕溝內的守軍也死傷一小半,原本的上千號人,慢慢只剩下七八百人手了。

而這個時候,因為人員稀疏了些,加上將士們都有準備地趴到在壕溝內,英軍的野戰炮威力不再那麽大。但指揮進攻的英軍統率顯然早有計劃,榮維善還沒來得及松口氣,英軍便下達了沖鋒的命令,在野戰炮的掩護下,近三千名英軍在狹長的二裏長不到的壕溝防線前發起沖鋒。而另外的近二千英兵,繞道從南山的北面陡峭處也開始往南山挺進。

形勢變得十分危急。

所謂南山防線,防護的其實主要是威遠炮台的後側陸地,總共兩道。第一道是南山的東面相對平緩的山坡下的一道近二裏的壕溝,第二道是南山炮台以及南山炮台東北側從蛇頭灣至太平水道口處的數百米的一道水泥澆築的擋墻與藏兵溝。因南面直接面臨江面,都是臨江石壁,難以行走,加上本身有威遠炮台設防,因此,要想從陸路攻克威遠炮台和南山炮台,有兩條路徑,一是攻克第一道南山壕溝防線,再占領南山炮台,便可以居高臨下直接攻擊威遠炮台群,當然這是最致命的;二是從北面繞過第一道南山壕溝防線,翻過第二道水泥擋墻,便向山上可以直接攻擊南山炮台,平地向西南便可以從背後攻打威遠炮台群的鎮遠炮台和靖遠炮台,繼而攻占整個威遠炮台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