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4章 沙角炮台海戰(第2/2頁)

一馬當先最中間的“威裏士厘號”戰列艦成為最大的目標,沙角炮台上的十余們火炮盯緊了它連續開火,船首便被擊中3發炮彈,甲板更是連中數炮,幸好“威裏士厘號”戰列艦的極厚的橡木足夠堅固,但也被擊破一個大洞,而甲板更是破損不堪,差點半個甲板都被掀掉,“威裏士厘號”上數十名英國士兵和水手被炸死炸傷,連甲板下的炮手也死傷十余人。另外一艘“布朗底號”巡洋艦,因為就在“威裏士厘號”戰列艦的旁邊,不知道是也成為重點對象,還是沙角炮台上的炮手們打偏了,也被擊中3發炮彈,被擊穿艦身,露出二個大孔洞,幸好在水線以上,沒有漏水,但若是在同一位置再被擊中,很可能便會擊穿軍艦的底艙,因此,“布朗底號”巡洋艦的艦長驚慌地下令調轉方向,將艦身微側,將受創的孔洞避過炮台方向,但這樣一來,向前的速度自然慢了下來。

不過,因為“威裏士厘號”和“布朗底號”等幾艘主力軍艦的吸引火力,其他12艘小型軍艦,只有一艘炮艦很不巧地被擊中了存放炮彈的彈藥倉,劇烈的爆炸引發大火,數名士兵被燒死,十數人被燒傷,炮艦也損傷嚴重,開始後撤準備退出戰場。而其他的11艘軍艦基本毫發無傷地沖近了沙角炮台,開始進入距離炮台3公裏多的範圍。

沙角炮台畢竟只是一座炮台,只有十余門火炮,而且因為英軍軍艦的速度很快,炮台上的炮手要不斷調整火炮仰角,提前預判航行的軍艦和炮彈交匯的位置,這無疑需要經驗豐富的炮手,大量開炮的基礎上才能射得精準。

中華帝國的火炮雖然發展很快,炮兵們也勤於訓練,但經驗積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沙角炮台上的炮手雖然不是新手,但在軍艦高速移動之下,射得並不太準,而且因為調整火炮角度,射速慢了下來。

等到英艦的第一批15艘軍艦沖入到3公裏以內時,從太平水道駛出的6艘插著紅底黃星的淺水蒸汽炮艇,也在沙角炮台的後側轉出了太平水道,停住不動,開始朝英艦開火。

後方的西摩爾看到這一幕,氣得哇哇大叫。這6艘中華帝國的淺水蒸汽炮艇,明顯噸位只有一兩百噸,每艘軍艦上也只有一兩門火炮,但那射出的炮彈卻是體型龐大,以西摩爾多年的海戰經驗,若是那炮彈是實心彈的話,起碼超過上百公斤之重。而他自然清楚,即便是“威裏士厘號”戰列艦的橡木夠堅固,也只能承受50公斤的實心彈轟擊。

敵人的那6艘小型蒸汽炮艇,若是正面對射,西摩爾有信心己方的16艘軍艦能在二到三輪炮擊中,便將這6艘小型炮艇全部擊沉。可眼前的那6艘炮艇,躲在沙角炮台側後方的太平水道與珠江交匯處,距離最前邊的“威裏士厘號”相距足足有4.3公裏。

西摩爾知道,即便是“威裏士厘號”戰列艦上那2門最新式的阿姆斯特朗180mm口徑的主炮,為射程最遠的前裝線膛炮,有效射程僅僅也是3.2公裏。而其他的滑膛炮,即便是最大射程達5公裏的巨炮,其有效距離還是只有1.8公裏到2.7公裏不等,甚至為了保證命中率,最佳射程有些還不到一公裏。

果然,這6艘蒸汽炮艇射出的8發炮彈,雖然只有2發命中正好將調整角度將船舷面向炮艇的“布朗底號”,但“布朗底號”的側船板一下被擊穿兩個大洞,並且炮彈余勢未盡,繼續砸向船艙,其中一發正好擊中船艙中的彈藥庫,猛烈的爆炸開來,將整個甲板都掀掉,引發大火,讓整個“布朗底號”完全失控,艦上的300多名英國士兵和水手死傷百余人,其余的也大多被火燒傷,紛紛鬼哭狼嚎地打滾滅火,甚至來不及求救,跳入珠江中逃生。

見到這一幕的西摩爾張大嘴巴,仿佛對眼前的一幕還不敢相信。他這個時候才意識到,當初何伯所說的,中華帝國制造的那種叫克虜伯的線膛炮,已經成為自己率領的這支遠征艦隊的噩夢。

很明顯,敵軍中有能人,深諳指揮之道,充分利用他們的火炮射程優勢,以最小的代價消耗自己的實力。決不能任由對方這樣遠射程地開火,讓己方落在只挨打不還擊的境地!

如今西摩爾只有兩種選擇,一是下令一前一後的兩批艦隊都壓上,猛攻6艘蒸汽炮艦;二是不管炮艦,先將那座炮台攻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