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3章 學堂(第2/2頁)

馮雲山想了想,開口說道:“程愛卿,成人就不要讓他們進入中等學堂裏修習了,他們大多沒有任何基礎,連字都不認識幾個,先去農民教習所等夜校多認點字再說。你們農業部和教育部多多聯合一下,把鄉野的農民教習所辦好,可以不局限於農學之類的,還可以開辦其他的技藝類學科,讓農閑的農人有另外一條養家糊口的生計。至於中等學堂,尤其是普通中等學堂,要繼續加大加快發展,實業中等學堂也是一樣。下一個五年計劃,目標要再定高一點,直接發展到3500所中等學堂,爭取讓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初等學堂的學生都能升入中等學堂。特別是實業中等學堂,要大力發展,這個才是我們中華帝國強盛的關鍵所在。對了,中等學堂裏面的專門為初等學堂輸送教師的師範類學堂,還有那些專門的女子學堂,必須免費。”

“另外,當初朕說過的,允許民間有心於教育的商賈和鄉紳、商會、家族等,將他們私有的私塾、書院捐獻出來,或是願意改造成學堂,只要經過地方官府教育部門的審批,在你們教育部備案,便可以與其他朝廷辦的學堂一樣,面對社會開放,同等招生,並且,為了鼓勵,可讓之享受朝廷財稅的補貼和官府的獎勵。”

李善蘭和程煥采等人連忙應承下來。

接著,李善蘭繼續稟報起高等學堂的事情來:“陛下,目前全國共建有各類高等學堂一共75所。其中大學共32所,獨立學院共43所。而大學之中,教育部直屬的國立占22所,如聖京的中華帝國大學、中華帝國國防大學、中華帝國第一師範大學、聖京大學,上海的中華帝國鐵道大學、工業大學,等,其余3所私立大學和7所省立大學。而43所獨立學院中,師範類占主要部分,幾乎每個省都有一個以本省命名的師範學院,除此之外,還有國立的中華帝國國學學院、中華帝國礦業學院、中華帝國交通學院、中華帝國建築學院、中華帝國財稅學院、中華帝國海洋學院、中華帝國商貿學院、中華帝國紡織學院、中華帝國鐵道學院、中華帝國郵電學院、中華帝國機械學院和中華帝國海軍軍官學校等等,還有3座專門的綜合性女子學院。截止去年底,75所高等學堂共有學生37845人。”

馮雲山聽完嘆了口氣,他當初設計這些初中高等學堂時,整個教育體系便參照民國時期進行的,因此,高等學堂裏面的學生都是千挑萬選,擇優錄取,而不是像後世那樣泛濫成災。再加上在夠年齡上高等學堂的人群中,識字率還真的不高,能夠資格入學的對象實在是太少,導致所有的高等學堂中,全國來說,學生數量剛剛過萬。還是這最近這兩年因為中等學堂的前兩批學生畢業了,其中部分學生通過教育部組織的統一考試,考入了高等學堂,這才有37845人。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當初剛剛興辦高等學堂時,學堂的教授嚴重不夠,很多都是讓原本滿清時代的各地府學的教授出任,再夾雜著一些洋技師和原黃埔軍校的畢業生等,根本沒能力教授多少學生。也就這兩年讓教育部突擊編出了各類高等學堂的教材,這才敢多少些學生,但也嚴重缺乏教授,半數時間都是以自學教材為主。

“高等學堂教員短缺的問題解決沒有?”馮雲山問道。

李善蘭躬身回道:“蒙陛下垂問,教員短缺問題,已經大為緩解。國學方面的教員,向來不缺,而前期缺少的主要是西學方面的教員。兩年前從西洋雇傭了一大批西洋教員,當初因為語言不通,難以授課,如今這些西洋教員都已經會說漢話,已經可以順利授課了。而且,對於像紡織類學院的教授,我們教育部直接從紡織廠雇請技師和專家兼任紡織類科目的教授,有效緩解了教員不足問題。再過兩年,等學堂裏培養的這批學員畢業,其中成績優異的我們再進行強化深造,不用多久便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員。”

馮雲山點點頭,對於教育部的辦法很是贊賞,道:“教育部在初中高等三個層次的學堂的建立方面,成績頗大,朕心甚慰!教員是學堂的根本和基礎,爾等務必保證學堂教員享有優厚的待遇。朕來問問,如今聖京城外的江寧縣縣長,薪水幾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