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3章 西疆的治理(第2/2頁)

原本石達開還擔心自己領來的2萬多軍隊的給養,如今,在徹底控制伊犁河流域中下遊之後,整個西疆的糧食問題便都解決了,即便是擴大駐軍,或是再移民五十萬,也沒問題。畢竟除了伊犁河流域之外,還有整個巴爾喀什湖區域,雖然有一半是沙漠,但西岸卻是原本的哈薩克族聚居的肥沃的土地。而耕地條件最好的錫爾河流域則是讓石達開吃了個定心丸。這裏原本是哈薩克大玉茲汗國的最為富饒的土地,因為沙俄將祖祖輩輩居住在這裏的哈薩克人遷移到西伯利亞甚至東歐草原,而將哥薩克人移居到這裏,如今錫爾河流域已經全部被中華帝國占領,遷移過來的哥薩克人不是被擊敗成為戰俘,便是逃往西伯利亞。

石達開之所以坐鎮浩罕城,除了調派大軍攻克鹹海一帶之外,另一個重要的目的便是想好好治理一下這錫爾河流域。錫爾河流域南面雖然為荒漠,但北岸卻是可以耕種的土地,尤其是浩罕、塔什幹等上遊以及下遊一帶,沃野千裏,土地比號稱“塞外江南”的伊犁河一帶還要適合種植糧食,石達開立即組織駐城的士兵和一批戰俘自力更生,開始經營這片土地。而且,他還派出使者,向外散布消息,讓哈薩克族百姓回歸鹹海及錫爾河、阿姆河流域一帶定居,只要歸順中華帝國,承認自己的治理,便按部落分派土地,優先對原來祖輩世代居住的部落安排原有住地。這樣一來,原本被沙俄逼迫趕走的錫爾河、阿姆河流域二三十萬哈薩克人,又陸續從異鄉趕回,而他們又將消息散布到更廣的東歐和西伯利亞一帶,除了一心投降沙俄的哈薩克人,更多的哈薩克牧民趕往家鄉。一時間,石達開忙碌起來。

對於這些,石達開的得心用手,他以漢文、畏兀兒文和哈薩克老文字三種一同發布《中華帝國告西疆百姓書》,安撫黎庶,慰問疾苦,對豪暴者進行抑制,對窮苦百姓進行賑恤和安撫。號令各部落百姓放膽寬心,開墾荒田旱土,勤於稼穡,三年免征糧稅。頓時,哈薩克和畏兀兒人,甚至還有少量的哥薩克百姓,都選出部落代表來到浩罕城,宣布他們願意歸順中華帝國,效忠皇帝陛下,以求能在帝國的領土上耕種繁衍。

這樣一來,原本還守衛幾個要塞的俄國軍隊,漸漸沒了補給,無奈之下,終於忍不住出來洗劫旁邊的哈薩克部落村莊,但被早已等待許久的討虜軍馬隊攔截,一一被殲滅。剩余基礎據點裏的哥薩克士兵見勢不妙,乘機離開堡壘,退回奧倫堡和卡拉幹達等據點。

隨著沙俄士兵的敗退和離開,討虜軍正式接管了這些堡壘和要塞,並趁機在四周移民進行開荒,準備一步步徹底將這些地方發展起來。

這樣一來,北起額爾齊斯河河中遊一帶,南到阿姆河上遊,西到鹹海西岸地區,這後世的中亞廣大地區,全部為中華帝國的勢力治理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