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9章 喀什噶爾的危局(第2/2頁)

外務部副部長吳如孝這邊卻說道:“陛下,不如讓微臣代表帝國前交涉一番,看能不能以外交手段解決。”

“吳愛卿有心了,不過這不是外交能解決的事情。何況,朕也不怕他們,我中華帝國更加不怕他們,要戰便戰!朕要你們想的是,如何戰。”馮雲山直接擺擺手,拒絕了吳如孝的說辭。

“陛下,既然要戰,便要立即調兵,增援他們!而微臣以為,最為緊急的,要數步兵第五師固守的喀什噶爾,伊犁那邊的步兵第四師反倒好很多,微臣猜測那俄軍暫時不會直接攻城,而是搶占地盤,修築堡壘。但如今距離回疆喀什噶爾最近的,只有伊犁的步兵第四師。若是第四師調走,整個伊犁地區可就危險了。而且,這兩年為了響應陛下開發回疆的詔令,已經陸續移民近40萬前往回疆,伊犁一帶便有二十萬口,因此步兵第四師決不能調走。”左宗棠直接開口了,他也很是頭疼,原本那麽偏遠的地方,二萬討虜軍將士開赴過去便一戰而定,事實上也是如此,可沒想到,打敗了腐朽的清兵,竟然會有外敵入侵,而且還是那些不要命的兇殘敵人,這下就算從內地調兵過去,也來不及了。

“但如果不調步兵第四師過去增援,按那邊給過來的情報,雖然沒有弄清楚浩罕兵到底有多少,但從一向勇悍的羅瓊樹的性子來看,連他都說了人在城就在,誓死守住喀什噶爾城這樣的話,說明形勢很嚴重,那浩罕兵必定大大超過第五師,只怕第五師會損失慘重。”馮雲山憂心忡忡,他最擔心的還是第五師那一萬將士,這些都是從湖南廣西一路征戰過來的老兵,是討虜軍中的精銳,縱橫上萬裏,最後來到最西疆,他可不願意這些將士因為自己的錯誤判斷折損在那裏。

“陛下,不如下令讓步兵第五師放棄喀什噶爾城,退守伊犁,兩師合兵一處,這是最妥當的做法。同時從內地調派援軍增援伊犁,距離回疆最近的是駐守甘州和肅州的一支討虜軍新軍——當初跟隨步兵第四師和第五師收復甘肅時新組建的一師——步兵第四十六師,如今也訓練有素,火器精良,可以一戰了。另外還有蘭州府一帶駐守的步兵第十一師,寧夏府駐守的一支新兵師步兵第四十九師。”左宗棠建議道。

“喀什噶爾城應該也有新遷移的漢民了吧?有多少?”馮雲山問道。

左宗棠不語,旁邊的曾觀瀾回稟道:“回陛下,羅師長本就是率領步兵第五師護衛安西州一帶的百姓遷入喀什噶爾和葉爾羌一帶,因為冬季來臨,這才駐守在喀什噶爾,本來準備等來年開春天氣轉暖,再回甘肅護送一批移民前往。喀什噶爾和葉爾羌一帶約有三萬余遷入的百姓。”

曾觀瀾這樣一說,左宗棠臉色一變,連忙請罪道:“陛下,微臣不知喀什噶爾一帶已經遷入了如此多的百姓,微臣失察,差點誤害陛下聖德!既然這樣,除非能將三萬百姓都一並帶走,否則便不能撤離喀什噶爾了。但若要堅守,陛下,微臣擔心的是那浩罕兵有備而發,加上沙俄在背後使力,就算一是攻不下喀什噶爾城,肯定不會輕易放棄,時間一長,困守城內的第五師必然會因缺少彈藥糧草而陷入絕境。特別是彈藥消耗,沒有補給,只怕,只怕不一定能堅持到援兵抵達。”

馮雲山更是心焦。從傳信到現在,已經過去近二十天,誰知道如今那邊情況怎麽樣了。依他的估計,步兵師攜帶的彈藥就算充足,也不會堅持太久,節約點使用的情況下,能堅持四個月算不錯了,若是敵人用人命來攻城,只怕消耗2個月就要彈盡糧絕。而如今就算緊急調派距離回疆最近的甘州和肅州的步兵第四十六師,從聖京傳信到甘州肅州,再派人沿線準備糧草、整軍出發,就要將近一個月時間,這一萬將士從肅州趕到伊犁,接替離開伊犁增援喀什噶爾的步兵第四師,尋常月份便需要二三個月,但如今聖京雖然已經開始入春,北方的回疆卻還是冰天雪地,難以行軍,這樣以來,四個月時間肯定是不可能了。

難道說,喀什噶爾注定要被那該死的浩罕兵攻占,三萬響應自己號令遷移到那裏的百姓要被他們燒殺,這一萬跟隨自己多年的討虜軍精銳也要葬身西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