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5章 禁煙和興煙不矛盾(第2/2頁)

而且,馮雲山想起一事情來。那就是煙草,後世大肆流行的香煙。對於這個東西,好像便是這個時候開始流行於世,在克裏米亞戰爭中起到了減輕那些傷病士兵的傷痛,一下便開始流行起來。反正連後世21世紀都無法禁止,這個時候自己也不可能阻擋這種趨勢,既然這樣,與其讓那些歐美煙草公司大賺其財,不如自己主動引進,掌握主動來得更好。是時候推出煙草了,只要不影響基本的糧食和棉麻桑的生產,適量的煙草可比這些農作物更有經濟效益。這個時候,歐美那些大規模的煙草生產公司還沒出來,自己正好可以搶占市場。

這個時候,像菲利普·莫裏斯這樣的大生產商才剛剛開始出現,推行的也只是人工紙卷煙,香煙剛開始盛行,但因為產量太低,價格昂貴無比,只是少數有錢有勢的貴族式消遣,而人工生產最需要的便是人力,對於這個來說,當今世界還有那個國家有中華帝國的人力資源多?而且自己可以趁著人多先行搶占市場,打出品牌,再發展機器生產,只要中華帝國搶先研制出機器卷煙,就能大幅提高香煙產量,到時候香煙的成本降低,價格便宜,就可以稱霸整個世界的香煙市場。先養顧客,再逐步宰殺,到時候想怎麽調價都由自己了,這可謂後世的互聯網的創新模式啊。而且,煙草與戰爭往往是一起的,是戰略物資,中華帝國如今要繼續擴張崛起,成為一個雄霸世界的列強,戰爭是避免不了的,發展煙草可以起到一定作用。

想到這裏,馮雲山不禁笑了起來:洋人用鴉片入侵華夏,自己則要用煙草狠狠地還擊回去,那煙草的暴利可是能與鴉片相比的。馮雲山打定主意,一回聖京便吩咐商務部和農業部安排此事。這禁煙和興煙,一點都不矛盾,對於華夏百姓的命運則完全不同了。

一行人在城內的幾條大街逛了一圈,馮雲山總體還是滿意的。單單從城內那些最為尋常的百姓的臉色便能看出來,不再是前幾年馮雲山隨處看見的百姓都是臉帶菜色,面容枯藁的模樣。

不過,馮雲山還是發現整個上海內城太過擁擠了,幾條主街以外的各處巷子,特別是弄堂裏,根本難以通行,兩個人過路都要側身才行,而且兩邊都是密密麻麻的土坯木房,要真是發生什麽火災,整條街的幾十戶人家都要被燒掉。

“張愛卿,你難得沒發現,這上海內城和那租界區有什麽區別麽?”馮雲山問道。

張之洞有些疑惑,看著面前密密麻麻的人群,忽地醒悟過來,回道:“陛下是說,租界區的街道比較寬敞,而這上海城內的巷子太窄?”見皇帝點點頭,張之洞解釋道:“陛下英明!微臣起初也頭疼,但好在只是些弄堂小巷裏面。實在是縣城的人口太多,每月都有兩三千新遷來的勞力來到這上海縣,都是先往這縣城寄居一段時間,等找到事做之後再行搬走,但這樣一來,上海城中便人滿為患。那些原本住在縣城裏的百姓,為了利益,拼命搭建臨時的小棚屋,出租給新遷來的勞力居住,賺取租金,造成原本寬闊的街巷越來越窄,最後難以通行。”

馮雲山聽到這裏,不由想起後世的那些地下室租客,群租房客等,想不到,這個時候的上海城便已經開始出現了。一方面說明上海的確發展起來,開設那麽多的商鋪和工廠,需要大量的勞力,便吸引了大量的人遷移過來。另一方面,人口的增多,這個上海城區的確太小,該擴增了。城市規模行城,配套的規劃和建設必須跟上才行,後世的大量事情和矛盾糾紛,拆遷、城管、房價等等一切,其實都是圍繞著城市規劃建設引起的。上海發展到如今的人口規模,是應該考慮城市規劃和如何合理建設、以及城市管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