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1章 西洋雇傭兵團(第2/2頁)

聽到這裏,馮雲山泄了口氣,看來,想要通過雇傭兵的形式招募大批海軍士兵是不大可能了,剩下的,將這批瑞士人多籠絡些下來也好。畢竟只要價錢高點,這些一根筋認死理的瑞士雇傭兵的忠誠方面還是有口碑的。

於是,郭嵩燾在皇帝的指示下,和斯福查當場又溝通了一下,報過來的消息讓馮雲山大喜過望:“陛下,斯福查答應只要我們支付他們每年人均不少於50英鎊的報酬,願意同我們中華帝國簽訂5年的服役合同,要求每年年初支付,武器他們會自行攜帶少量火槍,其他全部由我們提供。而且,他說他們瑞士家鄉那邊還有不少同胞樂意為了生存而作戰,若是我們需要步兵數量多的話,他有把握可以幫我們降低到每人每年36英鎊的價格雇傭超過五千人。”

馮雲山大喜,當即下令:“告訴他們,朕願意以每人每年40英鎊的價格雇傭他們,朕不怕數量多,只怕少了,讓他先幫忙盡量招募到一萬兵。若是能盡心為朕征戰,說不定,朕可以賞賜他們一塊海外領地,這樣他們瑞士人就不必為狹小的國土無法生存而煩勞了,他們這些雇傭兵們的親人後代們也不必再跟他們一樣當雇傭兵賣命,甚至他們也可以解甲歸田,安享生活。”

郭嵩燾馬上用他流利的法語同大鼻子斯福查轉述了皇帝的意思,沒多久,斯福查率領其中的十余名估計都是瑞士雇傭兵頭領的人在禦林軍的監視下,以西方騎士中世紀的禮節,單膝跪地拜倒在馮雲山的面前,斯福查一邊用他的大鼻子親吻馮雲山的鞋子,一邊滿臉興奮激動地叫嚷著什麽。

郭嵩燾面帶復雜地稟報馮雲山,斯福查欣喜若狂地答應了皇帝的要求,表示他們這些雇傭兵將誓死為陛下效命。他會盡快同瑞士國內的那些控制各個雇傭兵團的軍事貴族和領主們聯系,爭取勸說他們同皇帝合作,為瑞士謀求一處海外生存發展之地。不過,郭嵩燾卻並沒有像自斯福查說的那名樂觀,他對瑞士國內的那些軍事貴族們並不看好會采納斯福查的意見。

“陛下,此事姑且只能一試。微臣在歐洲兩年,對西洋諸國都有所了解。瑞士雖是一個小小的內陸國,但實則陸兵軍事力量頗強。它是一個有些松散的聯邦,全國由幾十個小型邦州區域聯盟組成,因其國內多山,海拔也高,土地貧瘠,無法養活越來越多的人口,因此從中世紀開始便有雇傭兵傳統,甚至其國內多數貴族也是因為掌控雇傭兵而發達。但自1815維也納會議開始,歐洲諸國認可瑞士保持永久中立國地位,而從十年前開始,瑞士自己也頒布憲法規定不再向外派遣雇傭兵,進一步確立‘中立’政策。而且,其國內原本掌控雇傭兵團的那些貴族慢慢開始拋棄以雇傭兵為財源,至少表面上不會公開大規模組織雇傭兵了。因此,想要招募他們,只能從那些底層的雇傭士兵著手。”郭嵩燾看來去歐洲兩年很有收獲,幾乎成了半個歐洲通了。

馮雲山面色一凝,覺得郭嵩燾所言有理,自己太想當然了,其實這些情況自己也有些清楚的,只不過是一廂情願,那些瑞士貴族們未必這麽想。不過,就算瑞士宣布中立,其雇傭兵還是不會一下子消失,歷史上連美國南北內戰時期都出現了數千瑞士雇傭兵的身影。自己能做到的就是以優厚的價錢,將這些瑞士雇傭兵都招募到手下,為自己出征。

馮雲山當即下旨成立中華帝國的第一外籍雇傭兵團,直屬總參謀指揮,任命斯福查為雇傭兵團團長,擇日換裝改編,只派遣一些翻譯通事及後勤等協助雇傭兵團,其他事務開不幹涉,讓其除了海軍之外的其余步兵部分駐守在崇明島一處莊園內,一邊訓練,一邊隨時接受任務等候調遣,而海軍則另有差遣。

然後,馮雲山對郭嵩燾語重心長地道:“郭愛卿,本來朕想著愛卿在歐洲那麽久,頗為辛苦,但如今正值帝國崛起的關鍵時期,愛卿在歐洲的表現又讓朕為之側目。因此,朕決定還是派愛卿再回歐洲主持要事。”

郭嵩燾隨即拜伏在地,泣聲道:“微臣願為陛下永駐西洋,鞠躬盡瘁,萬死不辭!”

馮雲山親自一把扶起郭嵩燾,輕拍其臂,溫言道:“伯琛不必多禮。你我年齡相仿,皆為我華夏同胞崛起而努力。朕得伯琛,有如有了雙目,還望伯琛旅居西洋之時的見聞,所思所想能多傳回國內,以益民智。對了,伯琛除了進行駐歐使館正常的外務之外,主要有兩點,伯琛當率眾人等為朕辦到:其一,人才的送出培養與引進。朕相信愛卿知道此事重要,有愛卿坐鎮歐洲,朕也放心一些。別的不多講,朕會讓容閎協助你,還是堅持每年送五百名以上的少年兒郎去西洋留學,已經有兩三年了,再過幾年便能見到成效。而此次你的做法很好,朕給你交個底,只要是有真才實學的洋人,都可以不惜重金招募過來,有朕給你撐腰。還有,那個瑞士雇傭兵,朕記得其他國家,比如德意志聯邦、撒丁王國等也有雇傭兵,都可以招募過來,能組成帝國的外籍兵團最好不過了,傭金不必擔心,大不了多賣點茶葉。其二,技術圖紙和設備的引進,還要加快加強,特別是軍艦的引進,不惜代價,不要怕花錢多。愛卿此次倒提醒了朕,光招募人才還有些窄,還得引進整個技術體系才行,對於那些格物學的各類分支,都要建立起來,應用到中高等學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