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5章 馮雲山的石油戰略(第2/2頁)

至於其他的美洲主要油田,不外乎在如今美國的德克薩斯州的南部和西部盆地、加利福尼亞州、俄克拉荷馬州和北達科他州這幾處地方,其他的賓夕法尼亞州等地自然也有油田,而且還會在一年以後便會發現油田,但這些都是儲量不大的油田。

想到後世充當世界警察的霸權美國,馮雲山便有種要遏制它的沖動。而這其中,除了它的國土之外,石油能源也是重要目標。

馮雲山之所以願意同法國公使布爾布隆談在墨西哥問題上進行合作,並且寧願付出一些代價也要講墨西哥北部的7個州劃歸中華帝國的海外屬地,根本目的,自然是為了以此為跳板,將勢力侵入美國,尤其是此時的美國西部一些州,才興起淘金熱,還沒徹底掌握,加上不久之後的美國內戰即將來臨,馮雲山自然提前布局一番,只等那場戰爭開始,便趁機將那些西部州都吞並下來。最理想的,莫過於將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幾個州給弄過來。實在不濟,起碼也要讓南聯盟和北聯邦兩方各自削弱後長期對抗下去,再在西部培植個西聯合傀儡政權,不讓一個統一完整的美利堅合眾國出現。這一點,不但法國,甚至連英國也是這樣的目標。在不直接出動兵力的情況下,它們這種老牌的世界列強都不願意看見一個新興的強大國家出現。中華帝國的崛起,要不是因為東亞不是西方列強的主要利益所在和目標區域,加上馮雲山成立的新政權全面開放通商口岸,方便通商,當然,最最主要的還是英國陷入印度叛亂的泥潭,否則還真難以如此輕松。

無論如何,美國的這幾大產油區必須要控制到自己的手中。就算強行占領不了,還可以通過輸出資本來控制,大不了提早培植代理人就是了。對了,除了那大約翰等生意夥伴、馬沙利這樣的政治盟友外,還得讓南洋公司多找些有背景的美國人充當商業夥伴,就像收購諾福克海軍造船廠一樣,有人介紹,加上喬治·郎豐這種利益相關方的配合幫助,做什麽事情便容易得多了。通過這些手段,一來可以引入一些優秀的技術人才和先進的機器設備、武器等,二來可以趁機發筆財,同時又打擊了美國的資本商人,一舉兩得。到時候,哪怕南洋公司不能直接收購美國的石油資產,起碼也能通過代理人來控制。

想到這裏,馮雲山突然記起美國歷史上的兩個跟石油密切相關的人物來:艾德溫·德雷克以及約翰·維森·洛克菲勒。

後者那個洛克菲勒自然是耳熟能詳,前面的這個德雷克,人稱德雷克上校,也只有石油行業的人才清楚,這人其實才是世界石油工業的開創者,在他的指揮和堅持下,首次使用機器鉆成、並用機器抽油的油井。還有一年多時間,也就是1859年年中,這個人便會在泰特斯維爾用機器鑿出美國第一口油井,如今已經進入1858年初,而他們只是一個很小的公司,只有兩三個工人,挖井速度很慢,花了一年多點的時間才鉆開油井,這麽說,再過幾個月,此人便會趕到泰特斯維爾,加入一家小型石油公司並開始打油井?

自己起碼還有一年的時間準備和應對。想想那洛克菲勒,當初美國賓州開挖出世界第一口油井,無數人們瘋狂湧入,數以千計的油井被胡亂開挖出來,這個時候的洛克菲勒判斷原油價格會大跌,真正能賺到錢的是煉油,而非鉆油。事實上他的判斷十分準確,數年內,原油暴跌,而且因為煉油速度遠不及鉆油速度,許多鉆油商必須賤價拋售原油以避免破產。後面,洛克菲勒的準確判斷和大膽舉債投資,為他帶來了滾滾利潤,不出幾年功夫,他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煉油商的老板。

自己既然知道這段歷史,就不會放過這個巨大的發財機會。並且,在籌備好之前,先派人至美國阻止那個德雷克繼續鉆井,就算不能阻止其他人鉆出油井,但至少能推遲第一口油井的鉆出。等自己的人去布置好一切之後,再行公開鉆出油井的消息,這一來一回,很有運作空間。

馮雲山一邊考慮著,一邊乘坐禦船“香港號”抄海路往聖京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