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2章 和談(第2/2頁)

對於印度總督坎寧伯爵,包令知道此人是前前任英國首相之子,在國內地位極高,不但深得女王陛下的信任,在上下議會中也有許多議員支持,他的意見,基本就是倫敦方面的意見了。

大家都清楚,布蘭德爾為人傲慢不堪,只是憑借個貴族身份並無真才實學,估計坎寧伯爵也是知道這點,故而才讓自己來幫助他負責此次談判。而且,包令不無惡意地想著,這次大丟帝國臉面的停戰會談,必須要人對此負責,而那戰敗的海軍少將西馬,自然逃不掉,但單憑他的身份還不足以承擔這次巨大的責任,一向不為人所喜的布蘭德爾,明顯要成為替罪羊。而自己,也是身份不夠,又是香港總督,只是被連累的受害者而已。

包令搖搖頭,心中一陣嘆息,有些同情地看著旁邊的布蘭德爾。這次戰敗的責任,連同會談的結果,還真只能由他來承擔。自己幹好了這件差事,想必能在日後的職位調整中得到坎寧伯爵的支持。

不過,香港只怕保不住了,這個經營了十六年的美麗海島,自己在那也前後呆了七八年,都成為了過去。

如今這中華帝國,已然崛起,即便是大英帝國,恐怕也不好將之壓制了。除非大英帝國首相能說服議會,耗費巨資派出三分之一以上的大軍前來遠東,否則,已然不可能阻止這個新建帝國的勢力擴張了。只是包令明白,那樣的話,還不如順勢而為,他一直在向倫敦方面建議,要麽派出大軍聯合法蘭西,將這個東方雄獅徹底擊敗,要麽便接受其崛起的現實,與其較好,爭奪貿易份額,獲取最大利益。

包令思緒萬千的時候,布蘭德爾卻根本沒察覺還有陰謀朝自己襲來,他只是覺得心中憋屈萬分,眼神飄忽不定。他萬萬沒想到,身為海峽總督,竟然會淪落到如此地步,高貴的英格蘭貴族,竟然要去向東方的蠻夷屈服。這些曾經是自己治下的難民的同胞,竟然會壯大到這種地步。他心中窩火萬分,但一想到加爾各答方面傳來的命令,又不得不接受。雖然同是總督,但他這個海峽總督還得聽命於大英帝國駐印度總督坎寧伯爵的命令。

一個月前,在聯合艦隊司令西馬戰敗求和的消息傳到星加坡之後,布蘭德爾便立即向印度總督坎寧報告,一方面稟報給倫敦方面,另一方面要求從印度以及大英本土出兵,徹底擊敗這支南洋艦隊,並進一步出兵遠東的廣州和上海等地,將那個敢冒犯大英帝國威嚴的中華帝國好好教訓一番。

可沒想到的是,坎寧伯爵竟然很快便傳來指令,認為西馬做的對,要求自己與香港總督寶令一起,與那個中華帝國談判停戰。還特意交代,大英帝國在經歷克裏米亞戰爭之後,不但兵員損失慘重,軍費開支也有沉重的壓力。尤其是如今大英海外主要的兵力都要應對平息印度的叛亂,畢竟唯有印度才是大英帝國的根本利益,至於遠東地區,暫時沒辦法顧上,只能先行退讓,一切都等平息印度的叛亂之後再說。眼下,讓他可以放棄某些地區的利益,至於荷蘭,就更加顧不上了。

正因為這樣,布蘭德爾才只能無奈地與那支南洋艦隊司令官約定雙方在這進行停戰會談。

想到這,布蘭德爾擡起頭,看了看包令一眼,滿眼屈辱地道:“我們的確拖不起了。戰事不能再開啟了,說說你們到底什麽條件?”

吳如孝朝兩邊的譚體元和曾國荃相互交換了一個眼神,三人微微點頭後,徑直說道:“如非迫不得已,我們也不想繼續開戰。至於條件,我們早已在這個三語條約文件中寫得很清楚了。”說完,從身側後的隨從手中取過一份厚厚的文件,分出二份,交給作為翻譯的陳金鐘,讓他分發給英國人。

布蘭德爾和包令兩人接過陳金鐘遞來的條約,找到其中的英文版面,迅速瀏覽起來。不一會,二人臉色不愉,包令還只是眉頭緊鎖,而布蘭德爾,臉色直接由白變青,再由青變黑,牙關緊閉,竭力遏制著情緒不致發作出來,將條約文書重重地丟在桌上,閉上了眼睛。

見狀,包令臉上堆出一個比哭還難看的笑容,朝吳如孝請求道:“吳大人,這,這個條件太過苛刻了,實在是……實在是有些強人所難!我大英帝國的確難以接受,這個,還有這些,都必須修改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