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3章 巴達維亞(第2/2頁)

譚體元內心一片火熱。他知道南洋有很多華人勞工,但沒想到,這個叫巴達維亞的殖民據點,竟然有這麽多華人在那謀生。這不是正是華人的土地麽?必須解救那些被洋人欺壓的同胞!

二天後,南洋艦隊領著運兵船,浩浩蕩蕩地來帶巴達維亞外海港。

巴達維亞可謂是座海上城市,是荷蘭人建造,有著特有的荷蘭風格。當初荷蘭人為了商船運送貨物方便,建有完善的運河體系,整個巴達維亞城區被奇利旺河貫穿,用於貨物運輸。運河直接與海水連接,運河便成為外來船只進出巴達維亞的航道,而沿岸便最前端,荷蘭當局修築了幾座炮台,進入城區後,河岸則住著居民。

一見浩浩蕩蕩的敵軍艦隊到來,奇利旺河口處僅剩的兩艘小型軍艦躲入航道內。譚體元下令追擊,卻沒想到,南洋艦隊一時大意,被航道兩邊的最前邊兩座大型炮台給擊傷了一艘巡洋艦。譚體元急忙下令後退,利用火炮射程優勢進行攻擊。

原本軍艦上的克虜伯火炮,在海上對戰時,最佳射程只有六七百米,但那因為瞄準的目標是高速移動的戰船,如今對付固定的炮台,而南洋艦隊的這些軍艦也停泊在海面一動不動,這樣一來,便立刻發揮了克虜伯線膛炮的原本有效射程,頓時,荷蘭人又吃到了苦頭:遠遠地挨揍不能還擊,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炮台被摧毀。幾輪炮擊之後,盡管後面進港航道的兩邊還有數座炮台,但卻都只是守衛航道的老式滑膛加農炮,對付遠在河口處的南洋艦隊,根本無可奈何。

因此,絕望的荷蘭炮兵紛紛撤離炮台,逃進巴達維亞城。

輕松地將炮台端掉,那兩艘躲入航道內的軍艦便立刻掛上了白旗,軍艦上的一些荷蘭士兵早就下船逃跑,剩下一些本地土著水手和華人勞工留在軍艦上,都跪在甲板上投降。

失去了荷屬東印度艦隊的保護,加上炮台火炮射程的劣勢,原本防守森嚴的巴達維亞城,猶如剝光了的竹筍,徹底暴露在南洋艦隊和步兵第三十八師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