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7章 坤甸要塞(第2/2頁)

幸好,陸上士兵比較分散,海上的艦隊雖然軍艦數量比較多,但都是比較老的小型軍艦,噸位都不大。而譚體元想著自己的艦隊整體實力比荷蘭的艦隊強得多,無論是從軍艦的排水量,還是火炮的門數和口徑,當然,最讓那譚體元有底氣的其實還是克虜伯線膛火炮的射程和準度,這不是荷蘭軍艦的18世紀末19世紀初的滑膛炮能比的。

譚體元開始思索怎麽擊敗這個荷屬東印度了,雖然皇帝只是讓他出兵南洋為布洛克王朝屠殺華人礦工的石隆門事件而來,也僅僅暗示趁機占據婆羅洲而已,但密旨中最後一句話耐人回味,富有韻味:“著譚體元南洋便宜行事。”單單從這句話中,譚體元感覺自己已經領會了皇帝的意圖。而如今,荷蘭人插手石隆門屠殺華工之事,加上了解到荷蘭的兵力情況,他仔細分析了下,得出一個完全可以打下來的結果,真要便宜行事?他不由得怦然心動起來。不過,先還是將婆羅洲的事情解決再說。起碼,有了這個基地,紮穩腳根才行。

譚體元直接率領第一分艦隊的軍艦沖入河道內,遠遠看見坤甸港口岸邊不遠處,佇立著一座歐洲式結實的軍事堡壘,一問,真是坤甸要塞。

譚體元命令讓俘虜來的商船上的一名有人質在手可以威脅的荷蘭商人,讓他去坤甸要塞內送信,要求要塞內的荷蘭駐紮官率領荷蘭士兵在二個時辰內無條件投降,否則將開始炮擊攻城。

坤甸要塞內荷軍的最高指揮官是荷屬東印度駐婆羅洲的駐紮官。荷屬東印度駐整個婆羅洲設立一個駐紮官,兩個助理駐紮官。另外還有兩名助理駐紮官,分別設立在南婆羅洲的馬辰和東婆羅洲的三馬林達。

因為如今香料貿易時代已經過去,因此最早被荷蘭占領的馬辰和三馬林達反而衰落下來,而坤甸所在的西婆羅洲,因為大量金礦的發現和開采,一時間變得火熱起來,而且因為坤甸位置靠近麻六甲海峽不遠,海盜、商船等不斷,因此,才會出現一條軍艦在這裏,要是馬辰和三馬林達那些港口,身處荷蘭殖民地內部,反倒不需要布置軍艦了。

坤甸要塞在坤甸城的南側,當初修建要塞的時候,可能就是為了防禦戰船從外海闖入內河,從這處河灘邊登陸。而後來,四周淘金挖礦的華工和土著們慢慢地在要塞後面修建起了房屋和集市等,慢慢地便形成了所謂的坤甸城。實際上,並沒有城墻,除了這座坤甸要塞。

而坤甸要塞修建的時候,可能當初的荷蘭殖民者為了防禦外海軍艦的來襲,要塞位置正好扼守萬喇河和蘭達河兩條河口交匯之處,距離內河最遠處也就三裏多遠的距離,他們設想的非常周密,正好以要塞上高高的炮台上的火炮便能轟擊過往的軍艦。可惜的是,當初築造這個要塞的時候,針對的都是風帆時代軍艦上的前裝滑膛炮,但如今,這座古老的要塞遇到譚體元率領的南洋艦隊,軍艦上裝備不但有滑膛炮,還有克虜伯線膛炮,它的悲劇便開始了。

果然,要塞內的那名巴達維亞城派來的駐紮官,冷笑著拒絕,還命人將那名商人鞭打了一頓,要不是看他是荷蘭人的份上,說不定便要將他判為奸細,直接監禁了。

看來,這座要塞的駐紮官很有信心啊。譚體元不再多言,直接下令第一分艦隊的三艘主力軍艦“南洋一號”、“南洋四號”和“南洋七號”呈川字型陣容,後面跟隨著一艘護衛艦在三艘主力軍艦前邊巡回護航,而另一艘護衛艦讓之在河口處警戒,畢竟後邊還跟隨著不少運兵船,不得不防備萬一外海有荷蘭軍艦突然從後面襲擊,雖然這個可能性幾乎為零,譚體元雖然性子有些急,可但行軍打仗卻極為慎重小心。

因為有範巴斯滕這個荷奸在,事情變得簡單很多。根據他提供的情報,坤甸要塞岸防大炮的最佳射擊距離是二裏半左右,有效射程雖然有三裏半左右,但精度已經很低了,因此,一般來說,要塞會在敵軍軍艦開入內河道,距離炮台三裏處才開炮,而到了與炮台快要成15度角距離只有二裏半時,所有火炮都會全開,在這段距離內將來襲敵船消滅。

盡管知道了要塞上火炮的射程,譚體元還是命令,那艘護衛艦往前去偵探一番,最終確定確實如範巴斯滕所說的,快要到三裏的樣子,炮台才開炮,不過這艘有蒸汽輪漿推動的護衛艦速度還挺快,有驚無險地脫離射程區。

一切妥當之後,三艘主力軍艦直接變陣為一字型,“南洋一號”當先,穩穩減速下來,在距離坤甸要塞四裏半遠處停了下來,一邊隨著河水波浪緩緩而進,一邊開始調轉角度,將“南洋一號”一側的主炮口都對準了坤甸要塞,轟隆隆地開起炮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