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緬甸戰略(第2/2頁)

當初馮雲山在收復昆明時便籌劃著,能搶先占領緬甸的石油產區仁安羌。如今進入緬甸,不知道進軍到哪一步了。主要還是山高路遠,消息不便,都出兵半年了,還沒有消息傳回來,想必是半路碰到什麽事情。

好在當初馮雲山登基的時候,發布過聖旨給李開芳。當時馮雲山在接到特務司的稟報,說是緬甸已經與英國交戰過兩次,被英國殖民者將緬甸南部的下緬甸一半多地區全部占領。並且,經過第二次緬甸戰爭之後,緬甸國內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緬甸貢榜王朝的君主在第二次英緬戰爭之後,緬甸王爺孟桐和弟弟加囊親王一起推翻了原本的國王蒲甘王,孟桐成為緬甸新國王。

孟桐生性仁慈,對英國殖民者抱有幻想。他希望通過和平談判使英國侵略者自動歸還被侵占的緬甸南部地區。他指定在緬甸的蘇格蘭商人和英國官員為自己的顧問,希望能讓英國人同情緬甸,交還南部地區,並且,在克裏米亞戰爭發生後,英國由於要抽調兵力前往歐洲,宣布停戰,孟桐還真就答應停戰。同時,英國戰力的下緬甸地區鬧糧荒,駐守在下緬甸的英軍要靠從印度跨海運糧來供應。加囊王建議敏東利用這個機會收復南部的失地。可是,敏東竟然拒不出兵,反而主動向英軍供應糧食,聲稱緬甸不能在朋友的背後放暗箭。他的弟弟,加囊親王只能暗地著急,讓緬甸零星軍隊與英國人周旋。

馮雲山從特務司那邊了解到這個消息,大吃一驚。不由對這個緬甸國王孟桐欲哭無淚,這傻X,不過,他的弟弟加囊王似乎可以利用一番。

馮雲山不由改變了對緬甸的思路。於是,在他稱帝後回到聖京,便發了聖旨給李開芳,要求他進入緬甸後,暫時只是追擊清軍,並利用這個機會,偷偷地聯絡下緬甸的這位加囊王爺。最好是能支持對方奪下王位,發動緬甸一國之力與侵占緬甸的英軍對抗。並且,馮雲山提示李開芳,可以派出數千或是上萬的討虜軍將士假扮緬甸士兵,趁英軍不備偷襲他們。反正惹怒英軍,也是緬甸的貢榜王朝承擔英國人的怒火,只是盡量不要讓英國人知曉此事。

如今這麽久都沒消息,馮雲山不知道李開芳他們到底怎麽樣了,有沒有實行自己的計劃。

不過,馮雲山對於李開芳率領的二萬一千名討虜軍一點都不擔心。四年前英國第二次攻占緬甸,出動的兵力也就一萬多人,當然很快就擊敗了緬甸,但隨著後來克裏米亞戰爭的爆發,起碼超過一半以上的兵力被抽走。

因此,馮雲山有理由相信,同樣是洋槍裝備的討虜軍,戰力不會比英軍差太多,特別是這英軍還只是從印度殖民地調來的很多印度和孟加拉士兵組成的混合兵種。

畢竟,此次李開芳率領的討虜軍中,甲二師做到洋槍配備八千杆,乙十二師也配備了洋槍二千杆。加上準備了那麽長時間,後勤補給都籌備了很久。

馮雲山現在覺得,相對於直接占領緬甸,可能以另外一種方式,通過援助緬甸趕走英國人,讓緬甸依靠中華帝國,而且有事情緬甸在前頭,這樣的模式會更好。

自然,討虜軍若是直接攻打緬甸,以李開芳的這二萬將士,一萬杆洋槍,就算有些傷亡,也能一戰而下。但必定會導致對其垂涎已久的英國人的不滿。

英國印度殖民者已經發動了兩次侵略緬甸的戰爭,占領了整個下緬甸一帶,不久的將來,可是還要將整個緬甸全部占領。因此,緬甸對於英國人來說,早已經是到嘴裏的肥肉,只需等英國將別的地方消化一下,再將這口肥肉咬下去便行了。這個時候中華帝國出來爭奪這肥肉,必定會遭受其重點打擊。

若是討虜軍與緬甸宣戰,說不定便會讓抵擋不住的緬甸絕望之下,徹底投降英國。像那位孟桐國王一樣,還真很有可能。倒還不如不要對付緬甸,轉而支持緬甸,讓其出面與英國人作戰,繼而將英國人占領的下緬甸也占領。

馮雲山其實最看重的還是那仁安羌的石油。至於下緬甸,如果能由討虜軍占領,修建幾處軍事城堡和炮台,派兵駐守,那自然最好不過。

想到這,馮雲山讓範汝增抓緊打探緬甸方面的消息,同時,讓左宗棠通過總參謀部下令,讓駐守在雲南騰沖一帶的討虜軍保持警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