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7章 帝國兵力和家底(第2/2頁)

“甲等師乙等師等番號全部取消,原甲等師的陸師,分別改為討虜軍步兵第一師,步兵第二師,一直到步兵第八師,甲五師和甲十師為水師,分別改為南洋艦隊和東海艦隊,新組建二師,頂替空余的討虜軍步兵第五師和討虜軍步兵第十師。原乙等師的陸師,分別改為討虜軍步兵第十一師至步兵第二十師。原本的甲等旅和乙等旅全部整編為師,野戰軍中廢除旅一級編制,整編為步兵第三十一師至步兵第五十師。步兵前二十師均為原本的甲等師編制不變,全部為一萬一千兵員;從步兵第三十一師開始,道步兵第五十師,全部為原來的乙等師編制,一萬兵員。”

“預留的第二十一師至第三十師的編制,已經面向全國征募新兵,準備從第一師到第二十師中抽取一定的士官和老兵,加上新兵輔以黃埔軍校之中的學員,重新組建。”

馮雲山點點頭,這樣一來,現有的討虜軍步兵,便有四十個師,兵力達到42萬。果然是泱泱大國,稍一征兵,短短幾年時間,便能組建一支如此規模的步兵。不過,這麽多的步兵,武器方面不知道如何了,按理說,火槍遠遠不夠。他不由問道:“各步兵師武器裝備如何?”

“陛下,武器方面,主要是新式火槍,還是缺配嚴重。”左宗棠恭謹地回稟:“原本的甲等師配齊了一半多的新式火槍,還有四分之一配以鳥槍鳥銃等,另四分之一配以刀矛。乙等師也只有二個師基本配齊火槍,後面的幾個乙等師只配齊三分之一的火槍,其中還有較多的鳥槍等,更多的是刀矛弓弩等冷兵器。後因攻占滿清,繳獲大批鳥槍,集中送往帝國第一兵工廠改造成遂發滑膛火槍,情況有所好轉。帝國成立以後,最近半年,伍大人利用南洋公司的關系,加大了與普魯士和美國等軍火商人的交易,購買大量的洋槍火炮及彈藥,大多為燧發滑膛槍和擊發滑膛槍,大致有四萬杆,都囤積在廣州和上海,因各師都在各處作戰,還未來得及轉運各師手中。另外,位於韶州的帝國第一兵工廠每月能生產的擊發滑膛槍提高到二千杆,米涅步槍還是五百杆。二年下來,除去已經配給軍中將士的,還有一萬二千杆存貨未來得及運到軍中。而廣州的帝國第二兵工廠也專門生產德萊賽M1841針發槍,已經生產了五千杆。相當於一共還有五萬七千杆的庫存未發放,能裝備6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