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左宗棠的驚嘆(第2/2頁)

要不是毛奇說起,左宗棠和其他總參謀部的將領們,還真想象不出來,這世上竟然還有叫電報的這種神奇事務。想想看,若是當初滿清王朝有這種電報,天平天國還在金田村起義的時候,一封電報送到北京,滿清朝廷便立刻知道了,再一封下令鎮壓的電報發回廣西,然後若是又有鐵路運輸清兵,幾個時辰後,數萬清兵將整個金田村團團包圍,都不用一天時間,一個原本可以將整個華夏鬧得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便才一起事就煙消雲散,這也太恐怖了一些!

左宗棠頓時有些明白了,這種鐵路和電報為何會如此受到洋人的重視。難怪毛奇建議皇帝在中華帝國大力發展,的確,如此手段,有了這兩樣事務,陛下的江山穩固如山,既不怕內部的反叛,也不怕外敵入侵了,朝夕之間,便可得到消息,然後大軍雲集。

想到這,左宗棠有些明白皇帝為何任命毛奇為副總參謀長了。老實說,若是皇帝念著自己的舊情和功勞,換成其他君主,早就將自己調走了,很明顯,這個總參謀部就是要交給毛奇一手打造成它應有的樣子。這麽說來,皇帝對自己不薄啊。不過,再怎麽樣,毛奇是洋人,左宗棠明白皇帝想法,便是讓自己總體把關總參謀部,同時,協助毛奇將總參謀部打造出來,在此過程中,將毛奇身上的本事都吸收過來。

左宗棠不禁暗自鼓氣,自己不會讓陛下失望。

而就在總參謀部翻天覆地地進行變革的同時,中華帝國各個地方,也開始了一輪聲勢浩大的征兵。

……

廣東廉州府欽州縣那良鎮。警務所前,密密麻麻地站著數百精壯鄉民,古銅色的皮膚發著油亮的黑光,那良鎮的鎮長和警師雙雙站在警務所大門處,高聲呐喊著維持秩序。

前些日子,朝廷發布聖旨,開始征兵。內閣又頒布了征兵方略,詳細說明了參軍入伍的事項好處,廣東是當今皇帝的發家之地,因此,廣東很是配合,而欽州縣更是廣東窮苦之地,因此,消息傳開後,都不用縣裏和鎮裏動員,那良鎮的各村寨鄉民,便紛紛趕到鎮裏看張貼的征兵告示。

劉二跟著臨村的玩伴鄭三來也擠到警務所前,耳邊傳來警師大聲的吆喝:“各位鄉親各位兄弟們,都好好排好隊,誰他娘的亂擠,不守規矩,老子就不給他報名!要知道,這可是帝國成立後的第一次征兵,告示上可說了,一旦征上了,立刻便有五元聖幣的補貼可以拿回家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