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7章 帝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中)(第2/2頁)

財稅部規定,原本的聖國中央銀行發行的聖幣,繼續使用,同時,宣布發行紙幣,與原本的中央銀行發行的金屬聖幣同為一體,聖幣為國家唯一標準使用貨幣,其余的一律不準流通,必須到國家銀行進行兌換聖幣後再行使用。

這樣聖幣的種類便分為好幾種,紙幣有一角,一元、五元、十元、百元五種面值,而金屬貨幣,則還是分為三種:金幣,銀幣,銅幣。

由於馮雲山知道,隨著社會的發展,未來幾十年後,銀本位體系便會崩塌,因此,他未雨綢繆,提前應對,慢慢降低金幣和銀幣的發行數量,以紙幣代替。

因此,實際貨幣發行中,金屬貨幣慢慢地只發行銅幣了,1文、5文、10文、100文四種。

由於帝國版圖的擴大,承載的經濟也更加的大,財稅部有鑒於此,決定充實中華中央銀行的資本,同時,為了確保農業的發展,再成立一家中華農業銀行,資本銀直接五百萬元,同時對原有的中華中央銀行、中華工商銀行、中華交通銀行、中華建設銀行這四家國有銀行進行增資,中華中央銀行直接增資到二千萬元,其余的三家銀行也跟農業銀行一樣,增資到五百萬元。

缺口的資本合計二千四百萬元,由中華帝國朝廷發行2400萬元的“國債”,作為三行的基金。這樣一來,原本的民間資本認購的中華工商銀行、中華交通銀行、中華建設銀行三大商業銀行股份進一步大大降低。

財稅部規定,聖幣為華夏唯一合法統一的標準貨幣,所有完糧納稅、商貿、公私款項的支付,均必須以聖幣支付,禁止銀子和國外的洋元在市面流通。同時,朝廷宣布,黃金為國有,所有百姓、鄉紳的黃金,都不能流通,可到國有銀行進行兌換聖幣。

馮雲山相信,通過不需五年,聖幣便可名副其實地就成為帝國統一的貨幣。而此時的聖幣幣值,雖然還未徹底與銀價脫離,但有了紙幣的替代,慢慢地便會降低被世界銀價漲跌的影響,從而穩定了金融。帝國金融的充實與穩定,銀行放款的增加,投放到民間的錢多了,便會使投資工業變得有利可圖,這便刺激了那些商家和鄉間的鄉紳地主們投資的欲望,將只盯著土地的地主老財們,從鄉村拉到城鎮,將其從地主變為資本家,從而促進了生產的發展。

不但如此,聖幣幣制規範後,便確定了聖幣的對外匯率,即一聖幣元兌換一墨西哥鷹洋元,4.4元兌換一英鎊的金幣,穩定了匯率,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日後由於幣值和對外匯率不穩而引起的外貿風險,更加促進對外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