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思策(第2/2頁)

“朕希望的不僅僅是簡單地設立重復的工廠,還得有個詳盡的規劃,因地制宜。並且,除了興辦工廠外,還要大力發展促進工廠發展的配套工程,辦新式學校,培養工業技師人才,派留學生出國,引進先進技術,修建道路和鐵路,制造輪船,大力發展交通運輸等等這些實實在在的,除了這些外,朝廷也會出台規定,廢除傳統時代士農工商身份制度,建立戶籍制度,給你們特區一些稅收優惠政策,促進特區的工業發展。”

見七名知府似懂非懂,馮雲山知道一時間他們也接受不了太多,想著讓內閣制訂一套特區的發展綱要,讓他們遵照執行便可。以如今他們對工業革命的理解,還達不到主動興起的條件,只有慢慢影響,推動他們去實施。好在自己選的這些特區知府,都摸過底,算是忠心之人,大部分都是以前聖國時期的老人,會無條件執行帝國的政策。

“至於爾等二人,以前從未有過施政經歷,知道為何朕會看中你們?”馮雲山朝張之洞和洪仁玕兩人說道:“其實朕就是看中你們從未有過施政經歷,不會受到滿清官場的汙染,這樣才會敢做敢幹,奮力一搏。朕讓你們來做這上海和南海的縣長,這兩個可是朝廷最為重要的兩處州縣,朕的期望是,三年之後,每年的稅賦能超過肇慶府這樣的普通州府。”

“至於具體興辦何種工廠,生產何種貨物,都不是你們要考慮的,你們只需引導商賈去投資興辦,提供方便之門便可。”馮雲山又交代:“不過,你們要做好的,是在工廠興建的過程中,協調處理矛盾,若是有地方鄉紳和民間百姓鬧事,要做好處理。同時,為興辦的工廠提前規劃好地方,培養一批工匠和無地百姓以便雇傭。能先做到這些,便夠了。”

馮雲山不敢要求太多,具體施政,還需他們自行發揮。自己只要把握大的方向便成。再說,這些都是歷史上的牛人,先天的才華在那,自己也就是因為有著比他們多了一百六十年的見識,在這具體施政方面,肯定還不如他們。

望著幾人拜別的身影,馮雲山充滿期待,在自己的一力倡導下,華夏提早進行近代工業化,而不是原本的被迫的局部性地洋務運動,不知會給華夏這片古老的大地,帶來怎樣的改變。

歷史上的洋務運動,其實是很不徹底的,前期只是注重軍事工業,並且只是買入機器,而不加以吸收改進,自行生產,這樣勢必總是在西洋列強的後面。而且經過甲午戰爭的慘敗,導致洋務運動徹底葬送。

而如今,有了自己這個超時代的見識在,自然不會再如此不堪。畢竟,如今自己以舉全國之力進行工業化,不單單軍事工業,還要開辦民用工業,吸引民間資本參與進來,行成合力,以錢生錢最是快速,將整個華夏的工業基礎打紮實。

馮雲山突然想到,自己的教育開辦得還是太遲了些。目前除了繼續加大軍事工業的投入,吸引民間資本舉辦實業外,在各地興辦教育,提升整個國民素質,才是根本。並且,隨著教育的推進,整個民間的觀念,還有帝國的政策,才能慢慢扭轉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