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貴州和眾人的歸附(第2/2頁)

幾天後,貴州巡撫蔣蔚遠發出通告,宣稱自己以大清貴州巡撫的名義,率領貴州軍民歸順中華帝國,請求中華帝國出兵鎮守貴州,鎮壓在境內作亂的叛軍,平息戰火,安撫百姓。

與此同時,興義府、都勻府、定番州、獨山州、黎平府、鎮遠府、思州府、銅仁府等貴州幾大州府相繼發出通告,聲稱擁護撫台大人的決定,同意一起歸順中華帝國。

半個月後,遠在昆明駐守的中華帝國討虜軍乙十三師和在廣西慶遠府駐守的一個地方警備旅,進入貴州,進而在安順府、大定府和貴陽府三地分別與楊龍喜的“黃兵”相遇,討虜軍向“黃兵”招降,“黃兵”不願,並主動發起進攻,想將兵力少的討虜軍趕出貴州,獨占貴陽。

不料,這一開火不足半個時辰,“黃兵”直接潰敗,遭遇戰場上的近萬義軍幾乎全軍覆沒。

討虜軍進而順勢招降“黃兵”,又勢如破竹地占領原本被“黃兵”霸占的安順府、大定府和貴陽府等地。

楊龍喜大怒,領兵數萬來攻,卻同樣地被殺得丟刀棄棒的,一陣排槍過去,死傷遍野,楊龍喜這才意識到,自己在這討虜軍面前,跟本就是拿著木棍的羊群,無奈之下,他只得放棄自立的幻想,自縛起來,向討虜軍投降。

至此,討虜軍進入貴陽城,又占領黃兵的大本營,遵義府的桐梓縣境。整個貴州都納入中華帝國的治下。

而作為立功之人,興義府知府張锳等人,還有貴州巡撫蔣蔚遠與其他投降歸順的各地官員,楊龍喜等人,均被送往聖京,接受帝國皇帝馮雲山的接見以及內務部的考評,重新安排職位。

貴州巡撫蔣蔚遠的這位叫丁寶楨的幕僚,還有另一位後世名臣張之洞,這兩名本互不認識的人,一同跟隨著,踏上了前往江南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