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魏源(第2/2頁)

“魏老先生不必多禮!朕邀請老先生的目的,想必子默已經跟你說過了,不知老先生認為如今黃河該如何治理?”馮雲山直接開門見山地問起了魏源,他面帶微笑,心中卻是一凜!

看著面前已經形容枯藁的老人,馮雲山不由心中嘆息,暗自拿定主意,要請江南最好的名醫給這在後世歷史課本上赫赫有名的這位近代思想家治病,延長他的生命。

除了對這著名歷史人物的崇敬之外,還有一個目的,馮雲山不想這位以近代啟蒙思想家著稱,鼓勵國人學習西方近代科技,提出“師夷之長技以制夷”的觀點,並編寫了《海國圖志》這樣偉大著作的古人,最後竟然淪落到醉心於佛學,郁郁不得志而悄無聲息的了然死去的地步。

馮雲山對於這名近代著名的學者,可很是推崇。

要知道,在那個封閉的時代,作為一名以求學科舉為第一要務的讀書人,魏源能成為近代中國的“睜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之一,並與林則徐、龔自珍等人交往密切,能自行編寫包括眾多國家的世界地理、歷史、政制、經濟、宗教、歷法、文化、物產等內容,特別是第一次鴉片戰爭失敗之後,他便主張學習西方制造戰艦、火械等先進技術和選兵、練兵、養兵之法,改革朝廷的軍隊,這種眼光,便是林則徐,也不具備。

而且,馮雲山對於魏源的興辦實業、關心百姓的思想很是敬佩。這是一個品質高尚的古人,有自己思考的古人,對於魏源甚至主張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民主制度的想法,馮雲山更是嘆為觀止。若不是早知道歷史上就有這位人物,馮雲山幾乎以為這也是個穿越者。

“陛下,草民以為,當下每隔半年,黃河便要小規模地決口,每隔三四年,便要大規模地決口,究其原因,皆因為黃河本就是奪淮入海,泥沙大量堆積,已經嚴重阻塞河道,因此才會如此頻繁地決口。”魏源對黃河倒也熟悉,他十余年前,專門道黃淮地區仔細研究過,加上提早知道馮雲山此次請他來,便是為治理黃河之事,早有準備,答起來得心應手。

“因此,要根治黃河,必須要疏通河道淤泥積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