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討論國都問題(第2/2頁)

“三是正統性!北京城是清妖的國都,帝國若以之為都,有繼承滿清之嫌。而天京則不同,歷朝歷代以此為都的,都是真正的漢家政權,最為正統。加上洪秀全興建了耗資巨大的天王府,再稍加改造,正好可以直接作為陛下的皇宮。”羅大綱說完,朝馮雲山行了一禮,又退回自己的座位上。

馮雲山沒想到,一向沉默寡言的羅大綱,竟然能說這麽多,分析得頭頭是道。

的確,單純從經濟角度分析,位於江南富庶之地的南京,才是立為國都的最好選擇。

馮雲山朝梁培友、黃玉琨和載垣以及自己的貼身侍衛劉勝邦道:“你們呢,有何看法?”他其實早有決定,但還是盡量了解身邊人的看法。

梁培友站了起來,撓撓頭,道:“陛下,末將跟信王的看法相同,認為還是這天京城做帝國國都來的好!起碼在南方,兄弟們生活習慣很多,而且緊靠長江,直通外海,回廣州也方便得多。當然,若是能將廣州定位國都,那就更好啦。”

馮雲山一笑,這梁培友說話還真直爽,回答道:“梁愛卿說的很有道理,立國都,還要考慮到兄弟們的生活習慣!不過,廣州太過偏遠,就不好作為國都了。”

梁培友不好意思地再次撓撓頭,退回座位上。

黃玉琨大聲道:“陛下,微臣也以為,還是天京城最好。此番去北京,微臣看到,周圍都是清妖滿蒙旗人駐紮的痕跡,連北京城外的村落、城裏的街巷,都叫著帶有滿清韃子的特色名字,什麽白旗巷啊,八旗莊啊,貝子屯啊之類的,微臣以為都要廢除,免得遺禍日後。憑這點,也不應該在北京建都。天京城則不一樣,正好處於我中華之地的中部,從南邊的廣州、北邊的北京、西邊的四川等地,都可以匯集到天京,鎮守整個華夏之地的命脈,正是最好的立國之所!”

馮雲山點點頭,黃玉琨雖然說的有些激進,但他代表一幫廣西老兄弟的看法。他最後將目光看向在場中唯一的滿族降臣,原本的怡親王載垣。這位登基又退位,原本的怡漢侯如今又被改封為順漢侯,率領一支萬人的順漢師,由千余討虜軍精銳作為基層骨幹,充任基層軍官,率領四千名滿蒙旗兵和五千漢人的滿清降兵,又以他們的家眷作為人質,竟讓這幫滿旗降兵乖乖賣命。當然,這中間,載垣功不可沒。

“陛下,微臣以為,定都北京和天京皆可!一切都由陛下聖裁!”載垣是個降臣,根本不敢多說什麽,他將自己地位擺得很低,以免引起其他人的嫉恨。

最後的劉勝邦也跟著說道:“陛下,微臣也覺得,一切聽從陛下的聖裁!”

馮雲山指著劉勝邦和載垣笑道:“就你們倆,是個大滑頭啊,讓你們意見,結果什麽都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