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僧格林沁開始絕望(第2/2頁)

而只要肉搏,大清的勇士們從來不懼任何敵人。僧格林沁有理由相信,做到這點,便能將這夥粵賊殺得大敗!

不過,接下來,手持千裏鏡的僧格林沁,絕望地發現,他錯了,錯得很離譜。

粵賊並沒有如他所料,將槍頭都對準營寨這邊,而是將分出前排只一兩派賊兵以火槍零星射擊營寨。卻將大部的兵力,對準兩側沖鋒的騎兵。

只聽見密集的槍聲炒豆子般響起,兩翼高速沖鋒的騎兵紛紛落馬倒地,不少馬匹受驚回跑,反而沖亂了清軍沖鋒隊形。

兩翼的騎兵統領大怒,陣斬十余名往回逃的騎兵後,再一次組織騎兵沖向賊兵的兩側,但再一次地,密集的槍聲響起,騎兵死傷嚴重,再一次到折損近千人,終於潰敗。

眼瞧如此,僧格林沁驚怒交加,氣得一把將千裏鏡摔爛在地。

他暗罵兩翼的騎兵統領是豬腦子,見賊兵火力如此猛烈,第一次沖鋒不成,竟然還要沖第二次。急忙下令後撤。

身邊一幕僚向他進言,此地過於空曠,雖然方便騎兵沖鋒,但更有利於賊兵的洋槍洋炮轟擊。應尋找一有灌木叢林之處地方,便於躲避賊兵的槍炮,再以騎兵側面迂回沖近,進行近身搏殺。

僧格林沁一聽頓覺有理,他想到了一處絕佳的戰場。他當即下令,所有通州一帶的清軍全部往京城方向退卻。當然,他也是幻想著奮力一搏了。

當天傍晚時分,僧格林沁率部二萬七千余清兵,急急忙忙退入八裏橋,與本就駐守八裏橋的四千清軍匯聚一起,扼守通州前往京城的道路。

同時,心情沉重的僧格林沁,寫了份密折,派人火速呈送鹹豐。搞得直隸總督桂良驚疑不定,以為僧格林沁必定是嚇死手彈劾他,而倉場侍郎崇綸更是癱軟在地,連忙寫了份請罪奏折。

幸好,八裏橋一帶,基礎的防禦工事早已經修建好。面對層層進逼,火器猛烈的敵軍,僧格林沁束手無策,他只好在八裏橋周圍築造土壘、戰壕,同時將三萬一千清兵分布在東西南三路,準備做最後的掙紮和抵抗。

這個時候,僧格林沁已經信心全無,而他手下的各蒙古部落首領也是哭喪著臉,愁苦滿面。誰也沒想到,馳聘天下的蒙古騎兵和滿旗鐵騎會被一幫粵賊步卒打得如此之慘,還不論是守城,亦或是己方最擅長的堂堂野戰。

僧格林沁不敢想象,若是自己守不住八裏橋,大清會落到何種境地!

這八裏橋可是通州入京的咽喉之地,一旦丟了八裏橋,京城就猶如被剝開的竹筍,肥嫩的筍肉,再沒有一絲屏障的大清京城便赤裸裸地暴露在粵賊面前!

因此,沒人比僧格林沁更清楚八裏橋的防守對京師意味著什麽,自己無論如何,都要率領清兵守住這一塊陣地。

到了如今這個地步,僧格林沁也算看清了,北京城內的那幫八旗軍,根本就難以依靠上。當前大清,也唯有自己手下的這些蒙古騎兵和迎戰的這些八旗鐵騎。

無論如何,就算知道很可能失敗,僧格林沁也要拼死守住。

思慮萬千,僧格林沁第一次失眠了,他幹脆爬了起來,給皇上寫了封奏折:“奴才等現在督帶官兵退八裏橋以扼赴京道路。奴才決意趕緊再振軍心,倘粵賊從八裏橋進犯京師,奴才等惟有與之以死相拼,以壯我大清國威,報效皇上對奴才的恩寵!”

而這個時候,還沒睡的有馮雲山和劉勝邦等人。

甲一師和甲九師擊退清軍後不久,清軍便棄守通州城而去。兩師不費吹灰之力,占駐了通州城和通州城西南的清軍中軍大營。

得知占領通州的馮雲山大喜,也跟隨著連夜進了通州城,對於這座滿清的“天下糧倉”之地,馮雲山垂涎已久,他渴望著能有不少繳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