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羅澤南的一封家書(第2/2頁)

蔣益澧接過一看,卻越看越是臉色不太自然,將書信傳給下首的李續宜,便默然不語。

李續宜也是一臉不自然,但臉上卻隱隱有擔憂之色。隨後依次看過的羅信南、劉騰鴻、楊昌濬、鐘近衡等人均是一臉奇怪的表情,看著羅澤南。

倒讓羅澤南坐不住了,伸手要書信:“究竟是什麽?讓你們如此不淡定了。拿來我看看……”話未說完,便閉上了嘴巴。因為他已經看見書信,竟然是自己的妻子羅張氏寫來的。

信卻不是專門寫給自己。信一共五頁,前三頁是寫給王鑫、劉蓉和羅信南、蔣益澧四人,最後兩頁才是給自己,而且,後面還夾著兩頁紙附後。

羅澤南看完信,臉色為之一變!這封信,把他給難住了!

羅張氏寫信來,告訴他,如今在聖國治下,生活諸般如意。信中,羅張氏拉家常般跟王鑫、劉蓉和羅信南、蔣益澧四名熟悉的羅山弟子,說起了自從他們跟隨曾國藩從離開長沙後,湘鄉老家的變化。

羅張氏以自己一家的情況,說起了在聖國,也就是自己等人口中的粵賊治下的生活變化。尤其是看到自己唯一的兒子,差點又夭折,竟然是被粵賊的什麽鄉公所官員所救,羅澤南心裏很不是滋味!

而看到家鄉的鄉鄰都分了田地,自己家的私田也都沒被強行收繳,而且,這粵賊的鄉公所,竟然還免費地出人出牛幫助自家和四周的鄉鄰耕種田地,幫忙雙搶,收谷插秧。羅澤南又是高興又是震驚:這粵賊什麽怎麽會跟長毛賊差別這麽大,會這麽好?

不但如此,這鄉公所竟然還賒欠一種所謂的聖肥,據羅張氏所說,竟然讓自家的七畝水田,單單早稻一季便收糧33石,平均每畝田產的稻谷,足足有4石7鬥。

偏偏稅收比大清朝廷實際上的要低很多,加上增產那麽多的糧食,羅張氏和兒子兩人,便是吃兩三年也夠了。

關鍵的是書信的最後一頁,羅張氏寫著:“澤南吾夫,妾真心勸吾夫辭官歸鄉,退隱山林,長相廝守,豈不妙哉?若汝仍助紂為虐,幫扶滿清,則你我情分至此而絕,汝可在附後的休書上簽字寄回,再無相幹。”

羅澤南苦:羅張氏這,果然是勸降來了。雖說是讓自己辭官不做,回鄉歸隱,但他明白,自己已經卷入這個世道,如何能脫得身?

而夾雜著的,是一份羅張氏請人寫的休書和粵賊的一份告示:《聖王王府告滿清官紳書》。

“今奉聖王諭命,告清紳民知之。

凡我義軍到處,爾等勿用猜疑。

我為救民而起,並非貪功自私。

拔爾等於水火,補爾等之瘡痍。

爾等前此受虐,甚於苦海沉迷。

只因異族專制,故此棄爾如遺。

須知今日滿奴,並非我漢家兒。

縱有沖天義憤,報復竟無所施。

我今為此不忍,赫然首舉義旗。

第一為民除害,與眾戮力驅馳。

所有漢奸民賊,不許殘息久支。

賊昔食我之肉,我今寢賊之皮。

有人急於大義,宜速執鞭來歸。

共圖光復事業,漢家中興立期。

建立中華聖國,同胞無所差池。

士農工商爾眾,必定同逐胡酋。

軍行素有紀律,一體相待不欺。

願清治下紳民,人人敬聽我詞。

盼爾率眾來投,往不咎親兄弟!”

落款是聖王王府於黃帝紀元四千五百五十二年七月底。

看到這,羅澤南臉色大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