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洪仁軒和容閎來廣州(第2/2頁)

一旁的洪仁玕卻是一臉失神。

他剛才說自己也不知道該當如何,並沒有撒謊。他現在心中便是一陣激烈的掙紮,真的不知道如何決定才好。

洪仁玕出生在廣州花縣的蓮花塘村,他原本也是跟其他讀書人一樣,幻想著考取秀才,中了舉人,再出仕為官。但沒想到,同村同族的一名與遠房堂兄,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

這個人,便是洪仁坤,之後改名為洪秀全的人,太平天國的天王。

在洪仁玕二十一歲那年,同在一家私塾教書的族兄洪仁坤不知為何,突然說自己創立了一個能消除罪惡、造化萬民的聖教——拜上帝。偏偏自己和另二名一同教書的鄰村讀書人馮雲山和李敬芳,很是相信,都跟隨族兄——改名為洪秀全——廝混,研究教義。

沒過多久,洪秀全和馮雲山兩人便離開老家,前往粵西傳教,而洪仁玕卻因為年幼,父母逼迫他苦讀詩書,考取功名。無奈,他只得繼續一邊開館授徒做教書先生,一邊參加科舉。當然,他的內心其實是跟父母想法一樣,唯有中取功名,才是出路。

再往後,洪仁玕便也想明白了,像洪秀全和馮雲山一樣,四處傳教,有些過於驚駭世人了。自己和李敬芳一樣,努力十余年,苦讀詩書,自然要好好考取功名。

不久,便有官府的衙役到蓮花塘村四處搜尋族兄洪秀全的下落,原來卻是洪秀全和馮雲山兩人傳教圖謀謀反犯事了,被官府通緝。

洪仁玕不由暗自慶幸自己幸好沒有像馮雲山一樣,跟隨洪秀全前去傳教。

沒想到,沒過幾天,洪秀全竟回到家鄉。不過,他又不敢回家,四處躲藏,還是自己念著舊情,將他安排在私塾書館後院的柴房內,讓他躲過好長一段時間。

不久,洪秀全又去了廣西,而自己,來到廣州參加科舉考試,卻再一次名落孫山。

兩年後,馮雲山突然派人回到家鄉,將洪秀全的所有親人家眷全部接至廣西,還寫了一封信來,說是他們即將舉事謀反,邀請自己前往廣西,一道舉事。

說實話,洪仁玕當時稍稍有點心動,但很快便拒絕了。在他看來,造反成功後,自然不用再參加科舉就能榮華富貴享之不盡,但他從心底裏,卻是不認為洪馮兩人能造反成功,很大可能,便是被朝廷滅九族的災難。

於是,就在金田起義的前夕,洪仁玕跑去廣州參加科舉,卻再一次落榜。

但可恨的是,在金田起義的幾個月後,官府也不查清楚,就直接派兵到蓮花塘村,要抓光所有人。父母已經過世的洪仁玕,目睹村裏人被官兵殺害,不敢再做停留,連忙帶著妻兒逃到廣州城。不想,遇到了傳教士韓山文,在他的幫助下,獨自一人跟隨韓山文來到香港,將妻兒留在廣州城外的教堂內。而後,他又隨韓山文輾轉到新加坡和馬六甲一帶。

經過不知道多久後,洪仁玕無意之中,從廣州香港經過馬六甲的客商嘴裏,知道了馮雲山率領義軍已經攻下廣州,建立太平聖國,自稱聖王;而洪秀全也率領義軍攻下金陵,自稱天王,建立了太平天國。

得知這個消息後,洪仁玕大吃一驚,後悔莫及!

他想不到,原本他不看好的洪秀全和馮雲山兩人的造反,竟然能獲得這麽大的成功!於是,他決定要回國,投奔二人。

但很可惜的是,他沒錢了!他連路費都沒有。

當初到了新加坡後,牧師韓山文不久便有事先回了瑞士,留下洪仁玕在教會幫工維持生計。而後,新加坡的教會負債太大,搬遷到馬六甲,洪仁玕又隨之到了馬六甲,但也只是勉強維持生計,根本身無分文,想回國都不能。洪仁玕欲哭無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