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胡雪巖的發家史(第2/2頁)

因為胡雪巖這些商人的家眷和財產家當都在杭州城內,相當於有人質在討虜軍手中,不怕這些商人搗鬼,因此,石達開一聽,覺著這個想法很好。

能把這幫商人的力量,收為己用,幫助運輸戰爭物資,還可以處置一些無法帶走的諸如繳獲的鋪面地產、官船等物,非常方便和劃算。因此,石達開和眾將領討論後,認為可行,一邊這樣施行,一邊報聖王。

於是,一個巨大的官商勾結的典範便產生了。胡雪巖成功依附上了討虜軍這顆大樹,成為一名官商買辦。

他在討虜軍攻打杭州前,將仁德錢莊的資產全部采買的三百間鋪面,如今已經出售了五十間,五十個鋪面平均售價1700兩,獲得7.5萬兩銀子,利潤幾乎高達八九倍。

若不是為了兌換些現銀,用來采買討虜軍需要的糧食和藥材,以及趕往嘉興、徽州等討虜軍還未進攻之地購買鋪面,胡雪巖還會將這鋪面捂一陣子,等到價格不漲後再脫手。

短短半個多月時間,胡雪巖便成功將這家中小型錢莊,原本只有三四萬兩家當的仁德錢莊,成功發展為杭州城內商人的領頭羊。

除去賣掉五十家鋪面喚來的七萬五千現銀,單單這剩余的二百五十家鋪面,便價值四十萬兩銀子。這在杭州城內已經是首富了,更何況,如今的胡雪巖,已經風生水起。與討虜軍掛上了勾,又與杭州府同知王有齡是好友,生意自然越發好做了。

胡雪巖在為發財興奮歡喜的時候,石達開和譚紹光、林啟榮、陳天仕、李觀龍等師長們也在為杭州城內的繳獲而心驚不已。

譚紹光是聖國老人了,他一路追隨聖王馮雲山攻城掠地,從湘南到兩廣,攻城不下數十個之多。可他從來就沒有想到,攻下一座大城,繳獲的財富竟然有如此之多。

杭州城內,杭州將軍署、浙江巡撫衙門、浙江布政司署、杭嘉湖道署、杭州織造府、杭州知府衙門、錢塘縣衙、仁和縣衙各級大小衙門的官庫、糧倉內,便繳獲白銀一百三十萬兩,絲綢和絲布等一萬三千余擔,糧食一百二十萬石,其他黃金珠寶字畫和銅錢等無數,鳥槍、刀矛、火炮等也是難以統計。

而數百的鄉紳在攻打杭州城之前,便逃往鄉下躲避,留下數以千計的鋪面和房產宅院無人理會,均被討虜軍收繳。以如今杭州城內鋪面價格飛漲,單這些不動產便可值上百萬兩銀子。

這下聖國發大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