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謀劃緬甸戰略(第2/2頁)

想起後世修築的滇緬鐵路和滇緬公路,滇緬鐵路因日軍入侵的戰爭導致不得已摧毀本已修建大半的鐵路,功虧一簣;而滇緬公路,在絕大部分是老人、婦女和孩子的20萬勞工耗費8個月時間,用最原始的肩挑手擡方式,在崇山峻嶺間,修築了一條舉世矚目的長達一千公裏的簡易公路。

而後世修建成功的滇越鐵路,為法國殖民者修建,全長八百多公裏,耗費1.6億法郎,前後7年時間,招募二三十萬勞工,累死近8萬人的代價,才修建好這條所謂的“世界第三大工程”。

馮雲山不由嘆了口氣。自己想改善雲南的交通,幾乎不大可能。修建鐵路,代價太大,整個聖國都難以承受。

除非先有了石油,發明內燃機,有了汽車,再修築簡易公路吧,如今,還是依賴這古老的茶馬古道吧。

想到石油,馮雲山又想起,緬甸的有豐富的陸上石油資源。早在一千年前的緬甸古蒲甘王朝,就在仁安羌地區發現並開采了石油,甚至連“仁安羌”,在緬文中也是石油流成的小溪的意思。

對於石油,馮雲山可是熟悉得很。他知道,這個位於怒江中遊的仁安羌油田,埋深很淺,是非常適合如今這個原始技術開采的,並且,這個時期,好像已經有人在那裏進行嘗試性的開采收集石油了。

而且,緬甸除了石油外,其他的礦產資源也非常豐富。銅、鉛、銀、金、鐵、寶石、玉石,都儲量巨大。

這無疑讓馮雲山垂涎三尺。

並且,此時的緬甸,名義上還是滿清的藩屬國,自己擊敗滿清,便可以名正言順地成為緬甸的宗主國。而此時的英國,剛剛發動完第二次侵緬戰爭,剛剛吞並第悅茂以南的整個下緬甸。緬甸王室四處求助,想避免被英國吞並的命運,正好,自己可以趁機而入,打開緬甸國門。

俗話說,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自己與想侵占中國的英國人,遲早有一戰,與其被動等待對方來攻打自己,不如主動出擊,趁早尋求更好的辦法。

英軍最厲害的其實是海軍,那些龐大的艦隊,無疑是聖國還難以抵擋的。要消除這種差距,唯有在其他方面想辦法。

通過控制緬甸,有個從陸路出兵的地方,很是重要。而且,緬甸與印度十分接近,先控制緬甸,繼而通過策應印度人起義,來阻止英國對東亞的擴張,非常有效。印度是英國最為重要的殖民地,而且面積遼闊,人口眾多,反抗英軍的起義從來就沒停止過。而英軍,特別是陸軍,兵力有限,只要印度一直保持大規模的反抗,英國人便要一直在印度駐守大量的軍隊,這樣一來,便將英軍有效地拖在印度,讓其沒有多余的兵力前來遠東攻打自己。

最為關鍵的是,馮雲山知道,發展海軍艦隊,需要的花費和時間,非常巨大,不是一兩年內便能成事的。

真的要大規模對陣海上霸主的英國海軍,他知道很難取勝。而目前迫在眉睫的是,一旦克裏米亞戰爭結束,英國人騰出手來,隨便派兩支主力艦隊來遠東,很可能還會發生跟歷史上的第二次鴉片戰爭一樣的悲劇,因此在自己海軍水師還未發展起來之前,從陸路占領緬甸,是個不錯的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