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軍艦下水及海戰利器(第2/2頁)

“另外,若汀,你們在生產這種護衛艦和巡洋艦時,最好在船上加裝一些防止敵艦‘撐杆雷’的設施。”馮雲山點點頭,“總的來說,很不錯!本王很滿意!”

原本,長洲造船廠建好快一年了,卻一直只能修補戰船,最多勉強建造些紅單戰船,可那是小作坊幾個船匠便能幹的事情。馮雲山還以為,只能等吳如孝他們從美國回來,從那裏雇傭一大批造船技師和機器等,才有可能真正地制造軍艦。

沒想到,華蘅芳無絲毫經驗,竟然制造出這樣兩艘軍艦,已經算是意外驚喜了。不過馮雲山知道,也是因為幾名洋人技師的幫助,加上討虜軍水師中已經繳獲了多艘軍艦,才讓長洲造船廠能如此順利地制造出軍艦並成功下水。

不過,剛才的那個康格裏夫火箭倒提醒了馮雲山,他想起近代海戰的另外的兩個利器:水雷和魚雷!

水雷,其實跟火藥一樣,最早是中國發明。但很遺憾,在近代的應用中,卻是洋人有絕對優勢。明代抗倭時期,便有以燃香為定時引信的“水底龍王炮”,後來發展為觸線漂雷,但也就到此為止了。滿清對水雷幾乎沒有任何發展。

最廣泛使用,是在已經發生的克裏米亞戰爭中和幾年後的美國南北戰爭中。

水雷是馮雲山看來,非常實用的一種防禦性利器。水雷的低造價,易於鋪設,破壞力大,有時候一顆大型水雷便能炸毀一艘大型軍艦。隱蔽性好,不過,不能移動,屬於被動型的防禦武器。

從這方面說,那麽魚雷便是水雷的改進版,就是主動攻擊的水雷。

在後世的近代海戰中,魚雷已被公認為是僅次於火炮的艦艇主要武器,隱蔽性好、命中率高和破壞性大,性價比高。

因此,馮雲山暗暗決定,回去後便讓第一兵工廠和聖國克虜伯鋼鐵公司這兩家聖國的兵工廠,一起研制水雷和魚雷,都要研制出來。

接著,馮雲山又在華蘅芳的陪同下,看了尚未完工的巡洋艦,這艘排水量在一千噸左右的五級西洋軍艦。

“聖王,這艘巡洋艦,我們準備也常規的飛剪船結構,不采用蒸汽機,純帆船。不過,火炮方面,準備全部采用聖國克虜伯公司生產的6寸和8寸的克虜伯後裝線膛火炮。專門用來作為基礎戰船。”華蘅芳指著預留的炮艙。

馮雲山點點頭。如今聖國還沒什麽軍艦,能有這個一千噸排量的軍艦,已經算龐然大物了。

不過,馮雲山知道,這對於那些西洋戰艦來說,微不足道。想著克裏米亞戰爭一結束,英國聯合艦隊肯定一如歷史上一樣,向中國發動戰爭。因此,馮雲山覺得,即便是這種軍艦,也不但要建,還要抓緊時間多建造。

想到這,馮雲山嚴肅地道:“若汀,要抓緊時間多造這種軍艦。本王感覺到,不久的將來,會有大戰,我們要提前做好準備,保衛聖國!”

華蘅芳連忙應允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