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肅順求洋人出兵(第2/2頁)

盡管兩人私下爭鬥,但在外人面前,絕不會露出絲毫跡象,還是一致維護大英利益的。

肅順想起出京時,皇上交代給自己的話,心中一陣緊張。他是奉命前來向英國人求助的!皇上擱下天朝的臉面,派他作為正使,吳健彰為副使,前來港督找英國人尋求幫助,要求英國人出兵,協助大清剿滅亂黨。

肅順清楚,此事不能宣揚出去,否則朝廷臉面可就全完了。並且,還必須得辦成了,否則,皇上那裏他就沒辦法交代。

可關鍵是,皇上含糊其辭地又沒說願意付出什麽樣的代價,只是說可以適當給英國人一些甜頭。這個可就真的難為肅順了。

一方面,他是想效仿洋人的武裝,購買洋槍洋炮,甚至軍艦,發展新式軍隊,另一方面,他又排斥洋人,不願意看大清的江山被洋人欺淩。

肅順見在場的幾人,除了自己和吳健彰,都是英國人,便朝吳健彰點點頭。

吳健彰會意,知道這種有失體面的事情,肅順大人不願意說出來,便清清嗓子,道:“包令爵士,阿禮國先生,還有賜德齡閣下,此次肅順大人前來,是聽說上海租界以及貴國的領事館被叛軍攻占,特來表示慰問。同時,肅順大人代表大清,想同貴國建立聯盟,一同對付南方的叛軍。”

吳健彰見包令想開口,搶過話,繼續道:“當然,貴國以前提出的開放更多的通商口岸,以及擴大租界等要求,我大清也可視考慮。”

吳健彰拋出誘餌,讓阿禮國心中一動,望向包令。

包令卻搖搖頭,道:“大英和太平聖國一向關系良好,本公使也一直秉承大英一直以來的中立立場。對於貴國內部事務,不便幹預。”

吳健彰心中卻是不信,只是覺得這洋人嫌棄自己開的條件太差,只得看向肅順,讓他拿主意。

肅順明白自己跑來求洋人,這洋人肯定會待價而沽,但自己又必須完成任務,無奈地露出一份笑臉,道:“貴使,兩國合作剿匪,實則雙贏之局。只要貴國出兵,協助我大清朝廷剿滅叛黨,本官答應,另外開放十處通商口岸,允許傳教,並且,上海海關關稅減免三成,並交與貴國人員來管理。除此之外,貴軍士兵所有兵餉全部由大清來支付,戰死或是受傷的撫恤,也由我大清負擔,而貴軍的繳獲財物,大清不過問,如何?”

阿禮國一臉震驚!這個條件,實在是太過誘人了。這比原公使文翰和他阿禮國一貫要求的重新修改條約,可還要豐厚得多。

賜德齡也是傻眼了。他沒想到,原本用戰爭都無法達到的豐厚條件,這次清國人居然自己主動提了出來,條件便是幫助他們攻打叛軍。可以想象,清國也是被逼得沒有辦法了。

包令也是內心巨震!他也是沒料到,清國會開出這樣的條件。要是他手頭上有兵力,估計他立刻便會答應下來,但無奈的是,整個遠東一帶,英國的兵力已經少得可憐,除了勉強自保外,無力出征。

“非是大英不願意幫忙,實在是近期歐洲也發生戰事,我大英的大部分兵力都調往歐洲戰場,實在是無力幫忙。抱歉!”包令還是搖頭,但他沒有將話說死,“不過,阿禮國即將回國,可將貴國的要求帶回倫敦,直接稟報女王陛下,或許,可以說服女王陛下擠出些兵力來這裏。”

包令可謂是老奸巨猾,他這一番說辭,便將整個問題都推給了阿禮國和倫敦那邊,無論是出兵還是沒出兵,他都沒錯。並且,越是這樣,依照他的經驗,這清國人越會開出優惠的條件。

阿禮國也是點點頭,道:“爵士說的在理。若是不放心,吳大人,反正您通曉英文,不如隨我一道去倫敦,當面拜見女王陛下,以表誠意。”

肅順思索了半晌,一咬牙道:“既如此,吳大人,你便去趟西洋,若是辦成了,本官保舉你不但官復原職,還會升上一級。不過若是沒辦成,嗯,你一家老少可還都在京城,好自為之吧。”

兩個小時後,肅順在李泰國的陪同下,搭乘前往寧波的商船,悄悄離開了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