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李鴻章上位之路(下)(第2/2頁)

李鴻章率領二千余團勇輕而易舉地入了和州州城,還抄沒了太平兵因逃走匆忙,沒來得及帶走,儲存在州衙內的聖庫中的財寶。

這次,李鴻章沒有再通知在含山城裏的張光第,而是命人將抄沒的財寶中,選取了幾樣貴重珍奇的,用最快速度送往正從鳳陽府城趕往廬州城的安徽巡撫福濟,至於捷報內容,卻只字未寫,只是讓信使將占領和州的來龍去脈,都口頭告訴福濟。

半路上的福濟大喜,當場停下行軍,揮毫寫下一份激越的捷報,向朝廷和鹹豐帝報捷。至於到底是誰的功勞,福濟不在乎,反正都是在安徽治下,都是他福濟的功勞。

而這邊的張光第,聽說李鴻章率領團勇攻占了和州城,他馬上故技重施,連忙趕來和州,又寫信急報安徽巡撫福濟。只不過,此次他卻失算了,李鴻章的信使早就將這發生的一切都稟報給了福濟。而且,福濟早就寫好了捷報奏折,上報了京師。

先入為主的福濟一看張光第的急報,心中敞亮無比。既惱怒於張光第的無恥,明目張膽地搶奪李鴻章的功勞,又對張光第的無能深感失望。特別是這次,若是沒有李鴻章不放心,跟隨張光第之後出兵,後果不堪設想,說不定,兵敗如山,連含山都要重新被長毛賊兵占去,更別說能克復和州州城了。

福濟將張光第的奏折扔在一旁,置之不理。

幾天後,鹹豐的聖旨下來了。

“奉天承運,皇帝制曰:考績報循良之最,用獎臣勞;推恩溯積累之遺,載揚祖澤。爾李鴻章,乃安徽合肥縣人氏,錫光有慶,樹德務滋。嗣於國家危亂之時,奉命於家鄉辦理團練,有功社稷。錫之敕命。於戲!其父李文安,官至刑部督捕司郎中,有谷貽子,發幽光而丕彰潛德。制曰:冊府酬庸,聿著人臣之懋績;德門輯慶,彰顯子弟之眷鄉。特遷李鴻章為廬鳳道員兼廬州知府,興辦團練;其父李文安加封道員銜,協辦團練。希爾等齊心合力,共討洪賊!旨意讀罷,望詔謝恩,大清鹹豐四年初春,欽此。”

李鴻章連忙跪拜謝恩,山呼萬歲!

他從正六品虛職一下被提升為正四平實缺道台,還兼任省府治所的知府,可謂一步登天,榮耀之極!

不過,廬鳳道員的位置不是張光第的麽,怎麽會?李鴻章有些奇怪。

與此同時,張光第也含著憋屈的眼淚,磕頭謝恩:他因畏戰,被免去廬鳳道員之位,貶為廬州府同知。

張光第想不到,一天之內,世事劇變,他竟然會成為李鴻章的下屬,欲哭無淚,想死的心都有了。不過,形勢如此,聖命難違。

聖旨下發的第二天,他便急匆匆地從稍微安全的含山城來到和州州城拜訪李鴻章。

“漸甫賢弟啊,此番真是恭喜啊!張某早就說過,漸甫賢弟才華橫溢,知兵事,如今果然一遇風便化為虎。萬歲爺真是知人善用。”張光第強自忍住,諛笑著討好李鴻章。

“哪裏哪裏,都是撫台大人提攜,萬歲爺洪福,才讓本官立了些許功勞。還要多謝張大人一路扶持才是。”李鴻章心中充滿快意。

“漸甫賢弟啊,您身為廬鳳道員兼廬州知府,日理萬機,非常需要校看時辰,為了更好地圍剿長毛賊寇,還請大人收下此表。”說完,張光第有些肉痛地奉上他把玩許久的西洋金表。

“張大人見外了,如此貴重的西洋寶物,如何使得?本官不能收啊。”手中卻跟以前的張光第一般,早就將金表抄在手裏。寶物送而復返,還發揮了作用,李鴻章心中的酸爽,其實用言語能形容?

見李鴻章這般作態,張光第心中早不知如何暗罵,表面上卻喜悅連連,胖臉上笑得眼睛都找不著了:“漸甫賢弟,聽說您合肥老家的家產全被長毛賊兵抄沒,為兄恰好手頭上有些積蓄,送些俗物,還望漸甫賢弟不要推辭!”

說完一拍手,門外幾名親隨挑著幾擔子白花花的元寶,怕是有三四千兩之巨。此刻的張光第,臉上笑得肉都在抖動,到底是高興還是心痛,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李鴻章卻滿面春風,一把抓住張光第的胖手,笑了:“張大人忠君愛國,是為我輩楷模啊!來人呐,還不快將張大人捐獻的團練兵餉好好收下。”轉頭又朝張光第道:“多謝張大人!”

見李鴻章將自己送他私人的財物變成了自己捐獻兵餉給他興辦團練了,張光第笑都笑不出來了:也太欺負人了!

不過,面上,卻又是一副猛誇,但心中,暗恨不已。

不管怎麽樣,李鴻章算是一步登天,飛黃騰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