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馮大頭和馮小頭(第2/2頁)

“另外,所有錢幣的最外圈邊沿處,都要刻上‘聖國中央銀行’幾個字,以示來源。”馮雲山提醒了這件重要的事情後,又繼續問道:“這兩天,鑄幣廠的事情解決沒有?”

“聖王,聖國鑄幣廠已初步搭建好了。”周勝坤興奮地道:“原來清妖手中就有鑄幣局,如今我們財稅部將之整合起來,那些設施雖然老舊,但還能使用,並且,卑職也向伍崇曜打聽了,英國便有洋人專用的機器造幣設施,也就是所謂的鑄幣機,先將銅錠熔化,再用金屬機器壓制而成,運動健捷勻準,所成之錢,輪廓光潔,圖案精好,實非人力所能及,私鑄斷難仿效。”

“那好,你跟澳門和香港那邊聯系下,看看他們有沒有現成的造幣機,先行買過來。英國那邊,再行采購,再者,也可以直接找南洋公司第一機器廠,讓他們照著洋人的造幣機,自行研制出來。”馮雲山說著:“土法鑄幣,也要開起來,先行鑄造一批再說。本王只怕銅錢不夠用,不怕多。”

周勝坤連忙答應下來。

接著,周勝坤解釋了下,聖國境內的幾家原來清妖組建的大型鑄幣局。

廣東原有廣州和肇慶兩府開局鑄錢,不過肇慶府局在康熙年間便撤銷,只余下廣州府局,又稱寶廣局,設在廣州城大東門外黃華塘,占地八十畝,設有鑄爐6座,年鑄銅錢可達二千萬枚。

聖國占領了廣州後,寶廣局內的鑄匠都逃出寶廣局,不過,都是在附近。周勝坤讓人找了下,已經找回了大半人手,剩下的,從外面招募一些,完全可以重新開鑄了。

而湖南境內,有長沙局鼓鑄十余爐,只要找齊工匠,也可隨時開鼓鑄錢。

廣西,因廣西產銅較多,距離雲南也近,便設有大型的寶桂局,設爐二十座,都還可以使用。

周勝坤準備在這三地同時開鑄,先行鑄造面值為1文、5文、10文、100文的四種銅錢。

次日晚上,周勝坤又將做好的樣錢拿來給馮雲山過目。看著這些一文5文的“馮小頭”,做得都很精致,馮雲山覺著甚好,跟滿清的銅幣一樣表面光滑,圖案清晰。便同意大規模鑄造。

一天後,寶廣局的鑄幣結果出來了,6座鑄爐,幾十號人,一天未停歇地鑄了24小時,一共鑄造了銅錢5萬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