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大沽口炮台的陷落(第2/2頁)

羅大綱卻沒有發覺,還是命令戰船繼續往炮台上傾瀉炮彈,又是三輪數百發炮彈覆蓋了最前面三處炮台後,旗艦上的瞭望守忽然發現清軍的炮台上已經沒了人影。

他連忙稟報羅大綱,羅大綱聞報,試探性地派出十余人上岸,繞道爬上炮台一看,還真是空無一人了,連煮好的飯還是熱得,都沒來得及吃,看來,清兵逃得很倉皇。

羅大綱派出三個主力團,守住大沽口5處炮台。羅大綱親自下了“虎門號”,爬上南岸前炮台,只見這座號稱“津門之屏”的大沽口最大的炮台,威風凜凜鎮守在大海門戶的高處,若不是防護工事墻失修倒塌,別說在海河上的戰船用火炮攻破,就連討虜軍從下沖上來進攻都難以占領。也幸好是清兵懼戰逃走,要不然,還真難以如此輕易占領整個炮台。

對面一處北岸前炮台建在北岸石壁之上,和南岸炮台雙雙聯合一起封鎖海河的入海口。而且,羅大綱注意到,後面往河上遊,還有兩座炮台,而這些炮台的中間河面處,橫著一條大鐵索,將整個河面全部封鎖起來。

羅大綱不由暗道一聲僥幸,要不是清兵都逃走,單憑著跳鐵索和幾座炮台的布置,便足以將討虜軍水師戰船遭受重創。

看來,清妖軍紀真的敗壞不堪。

羅大綱領兵占領炮台後,又讓人鋸斷鐵索,率領戰船繼續逆河水而上,繼續朝西進發,直逼天津府城。

而潰逃的清兵,遇上迎面四處探知消息的蒙古探馬,連忙向其求救。探馬不敢怠慢,忙將大沽口炮台被攻陷,不知道是洋人還是長毛賊兵的數萬水師,已經占領海河,朝天津府城進攻的消息緊急報給正圍困靜海的僧格林沁和勝保兩位欽差。

僧格林沁和勝保大吃一驚,喚過幾名逃至大營的大沽口逃兵,卻說不清楚占領大沽口炮台的到底是洋人還是長矛賊兵。因為這幾名逃兵只是聽說了大沽口第一座炮台被攻占,便聞風而逃,根本沒見過具體是什麽人。

僧格林沁和勝保大怒,喝令衛兵將這些逃兵當場斬首。又急忙各自派出一萬余大軍,緊急趕往大沽口救援。

於是,便發生了圍困靜海城的清兵突然撤走了二萬人馬,緊急趕往東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