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馮雲山的喜事(第2/2頁)

“沒想到,他早有瓦特改良後的蒸汽機圖紙,將整個蒸汽機分解為汽缸、底座、活塞、曲柄連杆機構、滑閥配汽機構、調速機構和飛輪等幾個部分。靜止的汽缸和底座,他親手做了個陶瓷模型,專門用來澆鑄就可生產;而其余的,都先用鐵水澆鑄,然後通過車床切削、拋光、打磨,做成各個零部件,最後組裝起來便成為了一台蒸汽機。”

“這半個月,一共生產了2台蒸汽機,一大一小,昨天,我們將其中的一兩台蒸汽機進行了試用,結果發現,還真的投用起來了!只是活塞有點點漏氣問題還沒處理好,但這只是小問題,後面改進就行了。”

布朗一臉自豪地劈裏啪啦說個不停,語氣中,對馬汀贊不絕口。

“這麽說,你們第一機器廠,生產的第一台機器,便是將蒸汽機生產出來了?”馮雲山大吃一驚。要知道,就是去年,整個聖國的人,別說生產蒸汽機,連使用都不大會。但沒想到,到今年底,自己的機器廠竟然能自主生產了。這是一個重大突破。

其實,前世作為化工機械工程師的馮雲山也懂些機械,但對於這種小型的原始蒸汽機,他還真不大熟悉。原來的煉油廠裏,都是大型蒸汽機組,那蒸汽,都是幾十公斤以上的壓力,最關鍵的是,馮雲山他們只要懂得維修保養和操作就可以了,並不需要知道如何生產出來的。

後來,等馮雲山在桂陽有塊地盤,建好了正和鋼鐵廠後,也曾考慮過自行生產蒸汽機,但頭腦中雖然有個大致的蒸汽機組件構成,但他發現,沒有機器,靠人工打造出來,實在是太過困難了些,而且,別的還好說,那個蒸汽進出氣閥門和活塞等的間隙,他就無法做到密封性良好,就算勉強手工作出一台蒸汽機,也沒信心能開起來。因此,最好他還是選擇了放棄。

而如今,終於等到這一天了。能自行制造蒸汽機,在這個工業革命蓬勃發展的時代,便有了最基礎的本錢。這個時代的機器,那個不是由蒸汽機帶動?可以說,有了蒸汽機的生產能力,便為聖國後續的工業化發展打下了基礎。

不過,他看見蒸汽機上的安全閥設計笨重且承受壓力不高時,他笑了。對於這中單向閥、安全閥之類的,他在前世做工程師時便有一定研究。他簡單畫了個圖紙,便是一個杠杆式安全閥了,比布朗他們圖紙上的預緊式要可靠得多,不但讓蒸汽機汽缸內壓力大增,還能更有效保證蒸汽機的安全。

布朗一見這個安全閥,便明白了這個閥門的管理。這原本就是一點就通的事情,只是,需要有人來這麽神來的一點。

“聖王,有了這個安全閥加裝上去,再將活塞和排氣閥漏氣的問題改善一下,我相信,這個蒸汽機效率上和可靠性上,絕不會低於英國本土的蒸汽機,甚至,要效率要超過一成。”布朗驚呼道。

馮雲山大喜。

當即,馮雲山下令對布朗和馬汀進行嘉獎!直接每人獎勵一百兩銀子,宣布接納他們為聖國榮譽公民。

然後,馮雲山讓布朗抓緊多向第一鋼鐵廠訂購鋼材,同時再次招收大批摸清底細的學徒進入機器廠,準備大規模開展機器廠的生產,成批量生產蒸汽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