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兵工廠(第2/2頁)

幸好,土硝倒是收集了蠻多。南洋公司在兩廣範圍內公開收購土硝,發動鄉間百姓采集土硝,不但補齊了硝的不足,還有蠻大的盈余,提純一下,用來制造濃硝酸,卻是正好不過。

濃硝酸有了,汞是不用愁,無水乙醇也是很多,因此,對於聖國來說,相比面積小又窮苦的普魯士來說,自己生產雷蒜汞的條件反而好上許多。

於是,馮雲山下令自行籌建一家特種化學品廠,專門用來生產雷蒜汞、硫酸、濃硝酸等危化品。底火廠自己不用生產雷蒜汞,直接從特種化學品廠取貨便行。

解決了雷蒜汞的問題,剩下便順利了。銅,聖國內部有的是,桂陽那邊的銅礦源源不斷地提供,大寶山鐵礦旁邊的那處銅礦又是一大筆,用來生產銅帽,只占其中很少的一部分。

沒幾天,馮雲山便提供了數百公斤的雷蒜汞。

卡倫威對於馮雲山是如何解決雷蒜汞的問題,很是吃驚。在他看來,肯定是花費巨額資金,從歐洲或是美國購買的,要知道,雷蒜汞的價格可不低,數百公斤,這個花費,可是難以想象,不由對馮雲山的財大氣粗驚嘆不已。

有了雷蒜汞,底火廠很快就投入運作,制造擊發的底火。

而火藥廠更是方便,幾乎不需要普魯士人的幫助,單單是從桂陽那邊調來的幾名工匠便自行制造出了火藥。

唯一稍微有些難度的是線膛槍管,不過,在普魯士兵工廠派來的機械工程師的手中,也不是太大問題。

工務部的管事和工匠連忙抓緊學習,自己也能操縱機床,加工鑄造的槍管都是滑膛槍管。而線膛槍管,普魯士工程師采用的是用鋼棒進行鉆孔,然後再用拉膛機子進行拉膛線,通過拉膛機上面的刀具設置,拉不同的膛線。

工務部的管事和工匠恍然大悟,才知道原來竟然還可以如此。

未過多久,聖國第一家兵工廠便建成了,雖然還只是生產洋槍和底火等,不過,也算是一腳中型號的兵工廠了。下一步,馮雲山等南洋第一鋼鐵廠生產出一定數量的優質克虜伯“罐鋼”,便繼續發展兵工廠的火炮研制。

眼下,兵工廠主要還是生產查爾維爾MLE1842型號擊發滑膛槍。另外,馮雲山也讓工務部副部長曾玉珩,組織李見微從普魯士招募回來的十二名洋技師和原來從討虜軍中脫離出來的工匠等,對米涅槍進行仿制。

一個月後,在普魯士技師的組織下,兵工廠正式開始大規模投產,一天生產高仿的查爾維爾MLE1842型號擊發滑膛槍近50枝,還有米涅槍十六、七枝,底火火藥更是無數。

這樣算下來,聖國的這家第一兵工廠,便每月能生產擊發滑膛槍一千五百杆,米涅步槍近五百杆枝。雖然看起來不多,但這只是兵工廠剛剛開業,還沒完全投產,而且工人還不熟練。再過一段時間,估計會比這個產量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