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都在看報的兩人:鹹豐和馬克思(第2/2頁)

再看到湘勇傷亡二千余眾,而粵賊僅傷亡六十七人,雖說粵賊會虧大其詞,但相差懸殊是肯定的。不由為剛被提升的曾國藩感到擔心。

尤其是看到“四月中旬,查清妖戶部存銀只有42萬三千兩,已不足四個月的兵餉。清妖朝廷準備采取開捐例,賣官鬻爵,鑄大錢,發行官票和錢票,以及加重收稅等手段,榨取治下百姓錢財,供滿清旗人揮霍。”這樣的話,讓彭蘊章再也承受不住,他兼任工部侍郎和軍機大臣,沒想到朝廷的戶部存銀只有區區42萬兩。

這樣的消息,粵賊如何知曉,而且,一旦這樣的消息廣為流傳出去,造成軍心動蕩,將會嚴重動搖朝廷的根基。這份粵賊的報紙,不可謂不歹毒!

而後的幾個軍機大臣紛紛面色蒼白地看完報紙,個個心思沉重。

穆蔭和僧格林沁都是武人出身,對這報紙之事還不大敏感,可心思細膩眼光長遠的肅順便不同了,他一見這粵賊的報紙,頗有條理,論述充分,便知大事不妙。

連自己都覺得這份報紙上所說的,應該是事實,更不用說那些鄉民百姓了,自然個個認定是真理。

而且,陽光獨到的肅順看出,這粵賊的志向遠大,遠非江寧的發匪能比。

單從這份報紙,便可看出,粵賊用心只險惡!

第一版宣揚的什麽田畝政策,便是先拋出誘餌,吸引那些缺地少吃的佃戶等窮困百姓的支持。

第二版便是各地新聞,但盡是報些朝廷失利的消息,讓那些百姓看著大清朝廷節節敗退,誤以為大清江山岌岌可危。

第三版還用什麽生活的世界是個圓球的荒謬言論,普及格物的道理。這更是陰險,若是真的如此證明,皇上的君權神授,大清的“奉天承運皇帝制曰”便都稱為笑談了。

這關鍵的關鍵便是讓那些愚昧的百姓開智,宣揚不利於滿清朝廷統治的言論。

想到這,肅順忙道:“皇上,奴才看這粵賊的報紙,用心險惡,必須加以禁絕!目前最為要緊的是嚴防此毒流入各地民間。”

鹹豐點點頭,道:“便令禮部和刑部負責,派出督查與粵賊接壤的福建、江西、湖南、貴州、雲南等地,嚴防粵賊的報紙流入五省。其他各地,告諭各地百官嚴加誡勉,查獲有私藏毒報、私抄、流傳的,輕者均處以抄家流放,嚴重者,就地捉拿誅滅。”

……

就在滿清朝廷為馮雲山辦的報紙頭疼不已,人心惶惶時,地球的另一邊,英格蘭的首都倫敦,一座狹小的閣樓頂上,一名滿頭卷發,滿臉亂糟糟的絡腮胡須的三十五六歲模樣男子,拿著剛買到手的《泰晤士報》,在看著。

突然,這名滿臉絡腮胡的男子,睿智的眼神盯著一塊小方格子聚精會神地閱讀了起來:遙遠的東方,清國境內發生的暴亂有愈演愈烈之勢!繼清國南部的兩廣地區被一名叫馮雲山的叛軍首領占據後,三四個月前,清國中部的長江流域,最繁華的古都南京城,也被同一出身的叛軍洪秀全和楊秀清兩人率兵占領,並且,叛軍四處率軍攻打清國政府軍,古老的清國搖搖欲墜。對此,大不列顛和愛爾蘭聯合王國采納駐清公使、香港總督文翰爵士的建議,密切關注,暫時保持中立立場。

“哈哈,世界上最古老的帝國,八年來在英國資產者印花布的影響下,已經處於社會變革的前夕,而這次變革,必將給這個國家帶來極其重要的結果。如果我們歐洲的反動分子不久的將來逃奔亞洲,最後到達萬裏長城,到達這個最反動最保守的堡壘的大門,那麽他們說不定就會看見這樣的字樣:中華共和國——自由、平等、博愛。”絡腮胡男子自言自語道。

繼而,他奮筆疾書,寫下一大段雜論。

“所有這些同時影響著中國的財政、社會風尚、工業和政治結構的破壞性因素,到1840年在英國大炮的轟擊之下得到了充分的發展;英國的大炮破壞了皇帝的權威,迫使天朝帝國與地上的世界接觸。”

“可是現在,當英國引起了中國革命的時候,便發生一個問題,即這場革命將來會對英國並且通過英國對歐洲發生什麽影響?這個問題是不難解答的。”

十天後,這名絡腮胡男子完成了這篇《中國革命和歐洲革命》社論,將他分別投稿給英國的《泰晤士報》和美國的《紐約每日論壇報》上。

並且,鄭重地簽上了自己的名字:卡爾·馬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