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天國會見洋人(第2/2頁)

前段時間,聽二國舅賴文鴻從廣州一路追到天京,來報說是南王受了天地會眾的脅迫,無法指揮兩廣的太平軍了。對於這個消息,天國很多廣西老人都將信將疑。

但秦日綱卻只是冷笑!

對於南王,他最清楚不過,當初自己還是南王引薦,加入拜上帝教中。南王此人,性格看似溫和,實則堅韌而剛烈,對於拜上帝教,最為看重,因此,絕不可能任由天地會眾控制太平軍,更不可能讓羅大綱等人威脅他。

唯一的解釋便是:南王早有自立之心!

秦日綱記得很清楚,早從全州城出發開始,一路上,南王便四處調集林鳳祥、李開芳等武將置於他的手下,又主動要求殿後,帶領一幫牌尾,其目的就是脫離天國大部隊,找機會自立!現在回過頭一看,已經很明顯了!

可笑天國的那些老兄弟,還跟那傻蛋二國舅一樣,以為冤枉了南王。

當然,這也是南王掩藏得太深!也是他一直以來深得人心的結果。

秦日綱回過頭來想想,卻也很理解南王的做法。有時候,夜深人靜之時,他有時候反問自己,若是換了自己,會不會也和南王那樣做?答案是肯定的!

原本這拜上帝教就是南王創建的,一手的勞動果實被自己招來的小弟摘取,那種心情,秦日綱十分明白。不過,秦日綱是識時務之人,誰強大,他便聽誰的。

馬上到江邊,就要見到洋人了。秦日綱收拾了下心情,暗自盤算著如何完成東王布置的任務。

作為天國的高層之一,秦日綱是有資格知道一些消息的。最近聽細作來報,兩廣的南王,將手下的原太平軍,直接改為叫什麽中華討虜軍,並且,四處出征,將滿清打得落花流水。細作仔細一查探,卻是南王從洋人那裏買了數千枝洋槍,一下便讓手下軍隊戰力大為加強。

想起自己的任務,秦日綱不由緊握了下拳頭。看來,東王派自己與洋人會面的目的,顯然就是沖著洋槍去的。如論如何,也要買下一大筆洋槍!

秦日綱和曾水源,兩人在幾十名太平兵的護衛下,來到停靠在長江邊的一艘英國軍艦邊。

數名洋人在幾十名洋兵的護衛下,已經下船,在江邊迎接住兩人,為首者,卻是名一頭齊耳金發的中年洋人,正是英國駐華公使文翰。

原來,前陣子,文翰和法國公使布爾布隆、美國駐華專員馬沙利等人,聽說太平軍從武昌一路勢如破竹,並攻占南京城後,便立馬從香港和澳門趕至廣州,拜會馮雲山。之後,又急匆匆地徑直乘坐從馬六甲海峽總督府調來的兵艦“哈爾米士號”來到天京,要求面見天王和東王。

文翰還給天王東王捎去了公文信函,通知來意,申明系有事相商而來,並非幫助滿清打仗,於是天國水師和沿岸炮台允許他們靠岸。

秦日綱貴為侯爺,自然談判以他為主,但曾水源又是東王心腹,他的意見也不能不聽。於是,兩人商定分工,因為曾水源口才不錯,以曾水源和眾洋人商談國事,而秦日綱與他們商談購買洋槍之事。

文翰的翻譯密迪樂,先是給兩人介紹了眾人的身份,而後,便提出文翰此次來天京的目的:第一,申明英國以及各國政府的中立態度;第二,想詢問太平天國對英、法、美等國的外交態度及將來進兵上海時的政策如何;第三,英國公使文翰為代表,想直接面見天王東王,商談兩國合作事宜。

曾水源表示,對於各國保持中立態度,天國非常歡迎,但同時,他也表示:“你們如幫助清妖,那便是錯誤,因為天兵勢不可擋,即使幫助它,也是沒有用的!”

至於太平天國對於各國的態度,“我們今後不特彼此相安無事,而且還可以成為親密的朋友”,但進兵上海時候,“亦可不傷害諸位洋兄弟,允許爾等有序地分批撤離。”

至於第三個問題,曾水源一本嚴肅地道:“天王早有聖諭:‘天王為萬國真主,凡來朝見,都須遵守禮制。著爾等先行奏明,己為何人,所操何業,來自何處,始準朝見!’”

文翰一聽,這天王的聖諭中有天王“為天下萬國之真主”等語,頓時不悅,便拿出《中英南京條約》的一份文本,交給曾水源帶回,道:“我大英帝國從清國取得的條約權利,貴國需予以承認!”

曾水源大怒,這洋人蔑視天國,極端無禮,竟然想將清妖所簽賣國條約加在天國頭上!不過,因為顧及秦日綱那邊的火器交易,他卻沒有現場發作。

只是準備回頭稟報東王,讓東王定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