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煙土生意(第2/2頁)

這無疑是同意叛軍的要求,3英裏只不過是個面子而已,誰又會真的去計較?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文翰雖然被任命為香港海軍中將,但並未真正指揮過海戰,想了想,忽然想到自己的另一個助手,英國駐華商務監督署漢文副使威妥瑪,曾是十年多的老兵,雖然是陸軍,但參加過對華鴉片戰爭,也算是經驗豐富了,文翰當即任命威妥瑪為駐香港英軍的臨時指揮官。讓他近期嚴加防守,嚴密注意,不要被叛軍偷襲。

文翰想起那名叛軍首領關於通商口岸的承諾,便叫來包令,道:“包令先生,你作為大英駐廣州領事,仍然要返回廣州。並且,將英國的商品多多推銷給那名聖王,他可是搶了整個廣州的銀子!”

包令知道總督先生是手頭拮據了!

賠償給叛軍的,贖回士兵的銀元,還有死去的士兵也要賠償,幸好大多是印度士兵,很廉價。但還是出了這麽大一筆,都要重新賺回來才行!

想到這,包令回答道:“總督閣下,包令遵命!我準備明日便組織一批貨物和商人前往廣州,重新開設領事館,並且親自前往梧州、桂林、南寧、韶州等地方,開辦通商口岸事宜。”

“太好了!包令先生,為了保證你的安全,你還是帶領五十名士兵一道前去吧。另外,對叛軍的宗教信仰也務必調查清楚,本督倒要看看他們到底是不是真的信仰上帝,又是怎麽信仰上帝的?”

包令出了總督府,便去找他熟悉的商人。

什麽貨物來錢快?自然是煙土了。

包令雖然知道那個聖王好像對軍火武器很感興趣,但香港並沒有多少多余的軍火。

但煙土就不一樣了,不但利潤高,需求量也很大。但可惜的是,鴉片戰爭以後,滿清政府雖然明面上允許煙土進入各通商口岸銷售,但地方官員害怕朝廷責怪,又擔心自己名聲,還是想方設法阻擾煙土的售賣。因此,煙土雖然比戰前賣得更多,但也沒有出現井噴式增長。

尤其是廣州,因為廣東巡撫葉名琛的原因,銷量一直沒怎麽上去。

如今,新的叛軍首領答應各國,開芳通商口岸,而且並沒有禁止售賣煙土,自己怎麽也要抓住這個機會,擴大煙土貿易!

不過,對於煙土,那位聖王規定的抽取五成的關稅,雖然很重,但想到那煙土的利潤,總還是能接受的。更何況,香港總督府也只是讓商人們捐獻半成的稅費而已,至於如何賺回,則是那些商人的事情。自己沒必要那名替他們操心。

要知道,煙土在印度的生產成本才200盧比一箱,賣到廣州,便是350兩白銀一箱,折合500銀元,相當於3200盧比一箱。這個利潤,十倍不止,即便收五成的關稅,也是暴利。

並且,從印度運至香港,再中轉至廣州,路途並不遙遠,運費也不多,因此,廣州作為第一大煙土傾銷地,實在是重要之極。

想到這,包令一陣火熱!

不過,他擔心的是,那名聖王會不會跟以前的滿清官員一樣,也明面上答應開放通商口岸,實際卻暗暗地阻擾與大英等國的貿易,尤其是煙土貿易。

仔細想想,還真是有些這方面的意向!包令心中分析著,否則那個聖王為何會特意提出,將煙土的關稅收取五成?

包令準備帶著商人,先去找那位交情不錯的浩官伍先生,了解下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