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左宗棠的短處(第2/2頁)

“這個馬沙利對滿清有些怨恨,正好又有朋友要求他推銷武器,便趁勢私下出售給我聖軍。這樣一來,便會刺激滿清朝廷。若是滿清去找他,他不但順機可以遞交國書,還可以藉此要求滿清答應他的一些條件。若是滿清不去找他,他便可以繼續出售武器,賺取利潤,直到滿清找他為止。”

聽完左宗棠的推測,馮雲山不由郁悶,他知道,事情很可能跟左宗棠推測的一樣,說到對人心的把握,馮雲山自認不如左宗棠。這樣一來,自己和聖軍,豈不是成為美國人用來刺激滿清的棋子?

顧不了那麽多了,只要能買到武器,先將聖兵的武器裝備好再說。至於美國人,日後再讓他意識到,不是誰都能拿來當棋子的!

左宗棠走後,馮雲山想起自己剛剛攻下道州時,還有空給聖兵卒長以上人員上了幾次課,到後來,便徹底耽擱下來。

而自己現在確實也沒那麽多時間,有心請洋人來講課,願意來的,又懂中文的還真不多。本來合信可以,可惜他回了歐洲。

馮雲山正思索著,親衛來報,哈巴安德領著幾個人前來求見。

卻原來是馮雲山前段時間請求合信,寫信邀請在上海英國倫敦會傳教士所創辦的墨海書館裏的李善蘭和徐壽、華蘅芳三人到廣州。

合信只是在信中提了下自己編譯《博物新編》,但沒想到,李善蘭和徐壽、華蘅芳三人竟然是西洋近代科學知識的強烈愛好者,對合信的《博物新編》裏面提到的許多數學、氣象學、物理學、化學等有濃烈興趣,直接便應邀而來。

李善蘭等人到診所找合信,合信卻為了幫馮雲山去普魯士請那位克虜伯過來,去了歐洲。可能合信早有交代,於是哈巴安德便將他們帶來見馮雲山!

為首的李善蘭,四十來歲,可能是出身於讀書世家,一副讀書人打扮。馮雲山卻聽說過他的大名,是中國近代著名的數學家,一生讀書論道、不樂仕進。

而跟隨他後面的倆人,個高身瘦的卻是徐壽,幼年失父、家境清貧的生活,讓徐壽身材單薄,但一雙眼睛,卻神采奕奕;個矮體胖的是華蘅芳,出身商賈家庭,自由受其父影響,熟讀算經,他年紀最小,求學的心卻最切,合信的《博物新編》勾起他心癢難耐,便跟隨李善蘭和徐壽來到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