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兇(八)

“樞密,回來了。”

“倒是不慢。”

在城頭上向外眺望的士兵回過頭來,郭逵應了一聲,起身下城。

拾級而下,當郭逵從城頭上下來,王中正和韓岡一行已經抵達宣德門外。

宣德門的側門吱呀呀地打開。

火光搖曳,在赤紅的光線照耀下,可以看見王中正和韓岡都對郭逵出現在門洞裏吃了一驚。

“郭太尉!?”

“樞密?”

“玉昆,你來得到不慢。”

郭逵笑道。他知道王中正是去做什麽。

王中正出宮的時候,也經過了一番詢問。郭逵親自下城來問過王中正,方才放了他出門去。

韓岡早下了馬,與王中正一同走進城門門洞中,到了郭逵近前,行禮後便問:“樞密怎麽下城來?”

放在這個節骨眼上,郭逵再嚴格,也沒人能說他什麽不是。只是坐鎮中軍帳的大帥來營寨門口檢查出入,不可能不吃驚。

“今晚不同,不親自看著,就放心不下。”

郭逵說著,沖韓岡頗有深意地笑了笑。

韓岡怔了一下,隨即了然,點了點頭:“多勞樞密了。”

郭逵的確老辣,有他親自迎進來,自己就沒什麽好擔心了。

郭逵轉身陪著韓岡和王中正往城內走:“張希參那邊可就要拜托玉昆你了。”

“以張老太尉於韓岡的恩德,韓岡豈敢不用心?太醫局中最擅外科的醫官早前就都入宮了。沒有傷到臟腑,只要能熬過感染一關,張老太尉很快就會痊愈了。”

郭逵和韓岡說話,王中正一言不發,也不催促。

不過韓岡自己心中有數,知道不能多耽擱,與郭逵說了兩句,待出了深長的門洞,便與郭逵告辭。

“對了。”王中正離開前卻問郭逵,“太尉,方才還有誰出門?”

郭逵搖搖頭:“沒有。”

“這樣啊。”王中正沖郭逵拱了拱手,“多謝太尉告知。”

韓岡心中又是一片疑雲。

王中正出宮之後,太後竟沒有再派人請王安石入宮?!

不過他沒有將驚訝再表現出來,與郭逵告辭,便往深宮中行去。

深夜的宮室,不同於白天雄偉華麗,更讓人覺得陰風慘慘,寒氣逼人。殿閣之下的燈盞,只能照亮周圍的一小片區域,大片大片的黑暗籠罩在宮室上。

每一次看見夜裏的皇宮,韓岡都會覺得這裏的確不是一個好住處。難怪日後會有圓明園和頤和園,不論哪個時代的皇宮,恐怕都是陰氣過重,不宜人居的地方。

走了幾步,韓岡卻發現方向並不是往宰輔們宿直的地方過去的,也不是天子的寢宮。太後的寢宮當然更不可能。而是一處在國家政治中,地位十分特殊的一間殿宇。

“內東門小殿?”

天子要拜除宰輔,都會前往內東門小殿,宣翰林學士來書寫詔書。向太後於此召見,正常來想,也該有著極深的政治意味。

王中正腳步不停:“太後就在內東門小殿中等候。”

“太後若要拜除,應該招翰林學士才對。”韓岡輕聲道。

“究竟是何事,還請東萊郡公詢問太後,豈是中正可以多嘴多舌?”

韓岡與王中正交情頗深,對話也不像普通的宰輔與內侍般,充滿了隔閡和歧視。既然王中正這麽說,表明他也不清楚是什麽原因。

韓岡不再多問,與王中正快步而行。

心中則揣測著,韓絳、章惇幾位,此時會不會也在內東門小殿中。

當韓岡抵達內東門小殿外,王中正進殿通稟時,結論出來了,沒有。

透過敞開的殿門,韓岡並沒有看到韓絳、章惇他們,只有向太後人在殿中。

是已經召見過了,還是在自己進來之前,太後根本就沒有召見韓絳他們?

得到裏面的通傳,韓岡一邊猜測著,一邊跨進殿中。

……

“差不多該到了。”

如果太後當真派人去傳韓岡。

章惇不清楚太後到底有沒有這麽做。但有不冤枉的司馬光在,章惇確信,向太後當會去招韓岡入宮。

只是現在不可能讓人去打聽證實。

內宮中再私密的消息,從宮裏面傳出來,也跟水透過漁網差不了太多。宰輔們想要去了解,渠道多得是。消息靈通與否,差別只在遲早。但在明面上,打探宮內陰私,卻是不能觸犯的禁忌。

而且章惇也無法確定太後招韓岡,會是什麽事?

只能猜猜會是在哪裏召見韓岡。

首先不可能在內宮中。先帝尚在時還好說,可如今沒了男主人的家宅,哪裏能讓男子夜中進出?

難道是內東門小殿?那還真的不妙了。

韓岡的打算,章惇怎麽想都覺得不妙,只是沒辦法對外面公開。

章惇可從來都沒覺得韓岡是半途而廢的一個人,打定了主意之後,都會千方百計達成目的。